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推荐  
晋江市2017年城镇地域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超6万元
2018-12-04 09:41:53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2017年,我市克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的不利影响,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为职工工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据统计,2017年全市城镇地域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达61642元,比上年增加8488元、增长15.97%,增幅同比上升6.57个百分点;人均月工资则达5137元,比上年增加707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8.2  ),但不同行业的收入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一、从单位性质看,企业单位工资增长最快,但平均工资水平仍然大幅低于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

从机关和事业单位看,2017年我市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稳步增长,其中,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119126元,比上年增加20110元,同比增长20.31%,增幅较上年减少3.89个百分点;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109829元,比上年增加11531元,同比增长11.73%,增幅较上年增加3.39个百分点。

从企业单位看,为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解决“招工难”问题,我市企业普遍采取了提高员工工资、改善福利待遇等措施,使得企业单位职工工资收入进一步提高。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55742元,比上年增加6139元,同比增长12.38%,增幅较上年增加4.58个百分点。虽然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工资逐年增长,但人均工资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差距仍然较大,分别低63384元、54087元,分别仅为机关单位的46.79%和事业单位的50.75%。

二、从经济类型看,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工资增长最快

2017年,我市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111873元,比上年增加13981元,增长14.28%,增幅较上年上升0.38个百分点;集体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94192元,比上年增加19880元,增长26.75%,增幅较上年增加20.65个百分点;其他类型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55066元,比上年增加5741元,增11.64%,增幅较上年增加4.14个百分点。

工资收入最高的国有单位职工年工资收入与集体单位和其他类型单位职工的收入差距有所变化,其中与集体单位的收入差距由上年的1.32倍减少至1.19倍,与其他单位类型职工的收入差距由上年的1.98倍增加至2.03倍。

三、从行业分布看,各行业之间工资水平差距仍然较大

从18个行业的收入水平看,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超10万的行业有5个,分别为电、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业120121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业116760元、金融业116016元、教育业109563元、卫生和社会工作业105277元,比上年增加4个;位于50000-100000元的行业有10个,比上年减少3个,采矿业由2016年34589元的年人均工资垫底一跃为80238元,冲上行业年平均工资第6位。居民、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则以37183元的年平均工资垫底。另外,作为我市从业人员占绝大多数的制造业,其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则以54166元居各行业倒数第5位,与去年排名一样。从行业间的年平均工资看,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的工资是平均工资最低行业工资的3.23倍,与上年相同。从各行业工资增长情况看,18个行业中,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增长最快的2个行业为采矿业和电、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业,分别增长132%、26.27%,分别比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增幅高出116.03、10.30个百分点;工资增长最慢的3个行业依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分别负增长23.05%、14.49%、12.47%、;从年人均工资收入高于5万元的15个行业工资增长情况看,有文、体、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业电、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业采矿业年人均工资增速超过全市平均工资增长速度。

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2017年我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幅超过全市经济增长速度,这也正是我市职工薪酬经过快速增长后逐年稳中有升的“常态”。当然,平均工资数据反映的是全市城镇地域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水平,由于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即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所以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会低于平均工资。同时,由于单位所处的行业、隶属关系、单位性质、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等诸多因素,工资水平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每个人对平均工资增长的感受也不尽相同。

四、从横向对比看,与全国其他先进地区及周边县市比仍有一定差距

尽管我市城镇地域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在逐年提高,但与全国其他先进地区及周边县市对比仍有一定差距。2017年,全国城镇地域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元,同比增长  %,我市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相比,相差元,仅为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    %。与全国部分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城镇地域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存在更大差距,仅为鄞州市的55.9%、嘉定市的56.3%、太仓市的59.5 %。从福建省内看,与全省相比,仅为全省平均工资(67420元)的91.4 %;与泉州市比,略高于泉州市平均工资(61588元),在泉州市13个县(市、区)中,列第5位,同比上升5位。

这种明显的差距会挫伤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也将抑制我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吸引力,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引进,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当然,这种明显的差距与我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岗位不无关系,我市城镇地域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中83.1%的从业人员集中在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制造业,所以体现出来的平均工资水平也相对偏低。

五、几点建议

工资收入是职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职工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经济利益。因此,要千方百计的提高在岗职工的工资福利水平,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一要着眼于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建立适当的工资增长机制;二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缩小收入差距,形成“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收入分配格局,规范企业工资收入的分配关系,保证员工工资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提高。三要引导企业逐步进行产业转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行业转型。

注:1.指标解释

(1)单位就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以及房费、水电费等个人应缴纳部分。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工资总额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其他工资四部分组成。工资总额不包括病假、事假等情况的扣款。

(3)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

2.统计范围

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商投资经济等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4.行业分类标准

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执行。

5.上年基期数据以正式出版的《福建统计年鉴-2017》为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