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系列报道之三.芦德芹篇
从供销社的售货员成为一名幼儿教师,从半路出家的幼儿园教师成为朝阳区唯一一名学前教育的特级教师,从特级教师成为北京市学前教育界唯一一位正高级教师--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保教主任芦德芹在28年的教育生涯中,专注于幼儿的游戏教学,创造了学前教育界个人成长的传奇。
■人物档案:
芦德芹,学前教育正高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为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保教主任。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手拉手支教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我在公交车上练习折纸,在卫生间里大声讲故事,回到家里把画好的琴键放在写字台上练习弹琴……下定决心要练就过硬的本领。"--芦德芹
曾经只会唱"再见吧,小鸭子"
当一名老师,是芦德芹从小的梦想,这个梦在她工作了五年之后,终于得以实现。
上中学时,芦德芹担任过团支部书记、课代表,但高考前一天,她发起了高烧,这严重影响了她在考场上的发挥,而志愿填报又出现了失误,最终导致名落孙山。芦德芹不想在家待业,便到丝绸厂做临时工,后又在供销社做过5年售货员。198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调到供销社幼儿园做幼儿教师,开始了她职业生涯的转折。
到幼儿园后,芦德芹发现别的老师都会折纸、唱歌、跳舞、弹琴、讲故事、教数学、教语言。可她每天只会跟在保育员后面,"保育员要拿碗,我就赶紧帮忙,保育员要扫地,我也冲上去抢扫帚。"20多年前的尴尬经历,芦德芹仍然历历在目。
芦德芹记得,她学会的第一首曲子叫"再见吧,小鸭子"。她每天都带孩子们唱这首歌。有一天,班里的小朋友遥遥问她:"芦老师,你为什么老带我们唱这一首歌啊?"她顺口说:"因为你们喜欢这首歌啊!"其实,芦德芹心里明白:孩子们喜欢这首歌不假,但真正的原因是自己只会这一首曲子!
"孩子们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我为自己基本功的欠缺而羞愧,更为不能满足孩子的更多需要而羞愧。"芦德芹连续几个晚上辗转难眠。
"我应该像其他优秀的教师一样,多才多艺,引领孩子们成长。"芦德芹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既然干这一行,就应该肩负起责任,不能让孩子等老师成长!"
从此,芦德芹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做一个合格的好老师。于是,她在公交车上练习折纸,在卫生间里大声讲故事,回到家里把画好的琴键放在写字台上练习弹琴……慢慢地,孩子们发现她变了,不仅会教好听的儿歌,还能讲有趣的故事,还会带着大家一起做游戏。
后来,北京朝阳幼儿师范学校招中专生,在园长的支持下,芦德芹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朝阳幼儿师范学校职专班。自此,她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白天上课,晚上5点到9点回幼儿园上班的日程。
"这次专业的学习让我第一次系统地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掌握了不少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芦德芹说。
"从售货员到幼儿园,我找到了人生新的发展方向,而和孩子们在一起也让我觉得这是最幸福的事情。"芦德芹说,在这种幸福的指引下,她开始一心扎进幼儿教学研究中,也为她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编游戏就是要抓住那些一闪而过的想法,即使深夜睡梦中想起一些新的教学游戏点子,我也会立刻爬起来做好记录。"--芦德芹
"虾皮兄弟"和"紫菜姐姐"
"虾皮兄弟和紫菜姐姐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从小一起在大海里生活。一天,虾皮兄弟和紫菜姐姐被送到了远离大海的地方。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有一天,他们又奇迹般地在乖娃娃的虾皮紫菜汤碗里见面了……"
这是芦德芹创作的第一个童话故事《虾皮兄弟和紫菜姐姐》。
"创作这个故事就来源于生活。由于虾皮有很大的营养价值,能补充幼儿身体所需的钙质,而孩子们平时却不爱吃虾皮,我们采用各种劝说,逼迫孩子们去吃,结果都不理想。"
在北京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上,学前教育界名家梁雅珠老师向骨干教师们抛出了"如何解决这一现象"的问题。在专家的开导下,芦德芹绞尽脑汁,最终产生了这个想法:"孩子们喜欢听我讲故事,我能不能把这个编到故事里呢?"主意一定,她就开始了创作。
几易其稿,《虾皮兄弟和紫菜姐姐》童话故事终于面世了。
"当我第一次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时,我真的没想到会有这样惊人的效果。他们不仅缠着我连讲了四遍,餐后还会得意地告诉我今天喝了几碗虾皮紫菜汤。"芦德芹回忆道,惊喜与满足溢于言表。
童话故事的效果初显,芦老师又开始思索,能不能借助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开展教育教学,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成长、体验成长、感悟成长呢?
那一年,芦老师班里刚好有一些孩子不爱睡午觉,午睡时好说话、聊天、玩纸、揉线团和拆被子……午睡甚至成了一些孩子的负担。为了督促幼儿尽快入睡,不少教师往往采取强制或恐吓的方法,如不睡觉下午就别起床、今晚别回家等,使幼儿被动地午睡。这样一来,从表面上看,幼儿能午睡的人数增多了。但是,幼儿如果总在紧张压抑的情绪下入睡,他们能得到充分体息吗?
面对这种情况,芦德芹带领班里的老师开展了"让午睡变被为主"的研究。没几天,芦老师想出了第一个招:让孩子们比赛,看谁能先睡着。
"比赛?孩子们一听,劲头一下就来了。原先枯燥的午睡融入了比拼的元素,孩子们都想得到我的表扬,不一会儿就鼾声四起了。"芦老师又再接再厉,连续创编出了"今天我能自己睡午觉""看看谁是午睡第一名""今天老师先亲谁""星星姑娘的故事"等一系列和午睡有关的游戏。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和习惯养成的21天法则,芦老师交叉使用这些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午睡兴趣,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午睡习惯。时过多年,这些经典的游戏还被劲松一幼以及其他幼儿园的老师沿用。
"创编游戏就是要抓住一闪而过的想法,而我就要时刻捕捉脑袋里的这些想法。"为了创编这些游戏,芦德芹总会随身带个小本子,一有点滴想法,马上就记下来。在她的床头柜上也有一个小本子,即使深夜睡梦中想起一些新的教学游戏点子,她也会立刻爬起来做记录。
就这样,芦老师用一个个"招数",巧妙地攻克了孩子们布下的一个个难题,既有效地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孩子们的发展,又锤炼了自己的教育智慧。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