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人物  
北京正高级教师系列报道:好老师袁志勇
2014-11-01 16:29:47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淡无盐  分享:

  1982年,踌躇满志的袁志勇从校门走出,成为北京基础教育队伍中的一员;1993年,他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05年,当选为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2013年年底,北京首批18名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名单出炉,袁志勇荣列其中……

  也许,袁志勇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那一刻起,便已牢牢奠定了其日后"师者"的位置。
  "我为语文教学而生!我是一个很好的职业语文教师!"--袁志勇
  师者袁志勇
  袁志勇的从教履历,基本可被分为两段:前10年在北京育才学校中学部当老师,后23年在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在北京育才学校,他不仅挥洒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更留下了踏实的成长脚印。那个10年,不仅奠定了袁志勇日后成长的基础,更坚定了其日后成功的方向。
  袁志勇说:"我从1982年起就进行中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探索,此后执教于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成为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成为国家级、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获得的大大小小的荣誉,应该都与我在一线那10年的经历有直接关系。"
  先教学生,后来教老师,教育的对象变了,但袁志勇的"师者"身份却没有变。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狼各庄民族小学的老师何昕回忆说,2010年的2月,他非常幸运地得到了去宣武分院进行为期半年脱产进修的机会,导师就是袁志勇。还未开学,何昕便在邮箱中收到了袁先生的一封信,除了对学员表示欢迎之外,还附带了去宣武分院的路线图。"先生的热情与做事的认真,在还未见面时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采访中何老师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袁先生受邀给北京远郊区县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讲作文构思课。当袁志勇走进教室的时候,孩子们都欢呼起来。因为这是孩子们第二次听他的课了,他们清楚地知道袁老师的课是多么有趣!
  那节课,学生收获很多,听课的老师也收获颇丰。下课后,本来要请袁先生休息一下,但孩子们拿着本子围了上来,争着让袁志勇签名。他并未推辞,还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亲自到每个孩子的座位前为他们签名。
  北京市农村中小学研修工作站的学员董光利,回忆起自己的导师时,感慨无限:"那还是刚参加培训不久的一天晚上,我完成了一份研修作业,心情十分愉快。急不可耐地把文件给袁老师发了过去,看了看表,已经深夜了。猜想袁老师怎么着也得明天回复我。但大约过了40分钟,我再次回到电脑前时,竟然发现袁老师给我的批复文件。文件从头到尾写着满满的批注,结尾还不忘鼓励我一番……"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0年的中学执教,23年的教师培训工作,33年的风雨,33年的奋斗,其间得有多少令人难忘的师生交往的镜头呢!
  "孩子大了,终归要离开家,可是父母,却永远会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情感。如果说我是学员的父母会有些过,我就称自己是学员的大哥。但是,临近分别的时刻,我却真的有那样一种感觉……"--袁志勇
  长者袁志勇
  很多学员都从内心深处把袁志勇当长辈对待,哪怕彼此年龄相差并不大。袁志勇的真诚、朴实、细致、认真,往往通过一两次的交往就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学员朱军对第一次见袁老师时的情景印象深刻。由于朱老师的家在怀柔,距离宣武分院较远,再加上城里堵车,报到那天他迟到了。朱老师原本想轻轻推开教室的门,悄悄地坐在后排,谁知被袁志勇"逮个正着"。只见他从讲台快步走下来,到朱老师面前伸出右手:"我是袁志勇,欢迎你!"声音洪亮而充满自信。弄得朱老师有些不知所措,赶紧迎了上去:"不好意思!我迟到了。""没关系!知道你路远--下面欢迎来自怀柔的朱军老师。"
  朱老师当时纳闷:才第一次见面,袁先生怎么对自己的情况那么了解呢?后来在聊天的过程中才知道,早在半个月前,袁志勇就详细了解了他们每个学员的个人情况,按他自己的话说"就差没和学员本人对上号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袁志勇和他的学员之间开展了一个有趣的比赛:看谁先记住全班学员的名字。课上每次叫学员回答问题时,袁志勇都能叫出学员的名字,课下也在楼道里天南海北地聊天,很快他们就相互熟悉得像一家人一样。短短几天的交往,朱老师体会最深的是:"袁先生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特级教师,而是一位亲切、爽朗的长者。"
  这种长者的身份和角色,有时会被带到课堂上,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朱军回忆说,有一次袁先生上开门课,让我们每个学员随意出一个句子,由他现场以这个句子为中心句写一个段落,不但如此,每天还要续写。"当时我有点不太相信,觉得有些夸张,于是就想试试袁先生有没有真本事。轮到我时说了一句歇后语--猫吃柿子色眯眯。"袁志勇先是一愣,看了朱军一眼,"可能看穿了我的心思",微微一笑,略加思索写下了下面的段落:猫吃柿子色眯眯。他坐在她的对面,阅览室里几乎没有别人。他,就那样坐在那里,用那样一种说酸不酸、说失神不是失神、说迷离也不是迷离的眼神,直勾勾地看,看,看……"写完后还问我:'你看还行不?'"
  作为长者,袁志勇的细心可谓体现在方方面面。据他自己说,但凡学员上交的作业,只要说出文件名,甚至不用说出文件名,只要说出文件类型,他马上就会把学员想要的文件放到学员的面前!原来,他为了培训时能及时得到学员的作业,在家里和单位的每台电脑里都为学员建立了详细的档案,这成为了学员作业的保险箱。
  袁志勇说,"我和我的学员一起搞研究,图什么?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贪图,如果说我们贪图的话,那只有一个:让我们的培训确有所获!我本人才疏学浅,但是我尽力了,尽力不让大家荒废培训的时间,尽力让大家学有所成……"
  "有人说,成功可遇而不可求,我却有自己的认识:若真要成功,在最初的时候有一点必须恪守--注意力专注,研究方向明确而单纯。"--袁志勇
  学者袁志勇
  智慧不会凭空得来,获得智慧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这是袁志勇的成功秘诀,也是他的研究不断有所突破的关键所在。
  袁志勇的学习有着他自己独有的特点:一是专注;二是坚持。
  曾有人问他,一名教师如何才能成功。对此,袁志勇给出的答案是:专注。
  他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若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研究内容之中,得到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事无成!相反,倘若自己设定一个明确而又聚焦的目标,结果便会不同。别人研究这一点,因为目标散乱,只能拿出N分之一的精力,你却因为目标专一,用几倍于别人的精力研究它,结果自然是你的研究要强于别人。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