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敬畏就是要用“怕”来约束自己,步步为营,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爱”。“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这正是对我们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心存敬畏之念的最好诠释。
纵览一些腐败分子的落马轨迹,他们经常都是在台上大讲要自警、自省、廉洁自律、守住底线、不越雷池。台下却忘乎所以,把思想上的防线、心里头的底线、行为中的红线早已抛在脑后,我行我素、肆无忌惮,最终滑向腐败的深渊,走上一条不归路。
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党员干部一旦失去敬畏之心,“思想防线”就会寂然失守,“精神之堤”就会渐渐崩溃。如今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仍然对组织缺乏敬畏,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对群众缺乏敬畏,无视群众呼声,损害群众利益;对权力缺乏敬畏,以权谋私,巧取豪夺;对法律缺乏敬畏,贪赃枉法;对道德缺乏敬畏,孤恩负德、生活腐化;对规律、对历史缺乏敬畏,热衷追求短期政绩,单方面追求GDP增长。中共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不能无所顾忌。
心存敬畏是对党忠诚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心存敬畏才会有工作激情和工作责任心及担当意识。只有心存敬畏才会自觉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用心做好本职工作。而心存敬畏一定要在行事之前,切莫敬畏在后、追悔莫及。更不能像一些人,平时得意忘形、夜郎自大,等犯了事才“敬畏”,组织查处时才“后悔”,到那时才“敬畏”已悔之晚矣。
官有所畏,业有所成。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心存敬畏是最起码的要求。但是,党员干部保持一时的敬畏容易,难的是一辈子都能保持心怀敬畏。党员领导干部只要心存敬畏,就不会迷失方向,行为准则就会规范,就会时刻警醒自己,谨慎行事,是非分明。腐败总是发生在掌权者失去敬畏之心的地方。没有敬畏,权力就会膨胀,就会出现滥权、专权、弄权。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只有把“敬畏”二字根植于心、用之于行,权力就不会用偏,行为就不会越界,由此才能真正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才能实现共产党人宣誓时的初心和新时期的使命。(作者:四川.绵阳 李丹)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