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舆情  
张文才的秋收季节
2018-11-06 11:23:31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成片的玉米给扎鲁特大地涂上了一层金黄,满眼都是丰收的景象。村民王海生家的玉米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小半天时间,90亩玉米便收割完。

年近50岁的张文才头脑灵活、精明能干,看到村民今年种植的玉米面积比去年增加了很多,便在原有一台玉米收割机的基础上,秋收前又租了一台。“我家的地早就收完了,现在主要是给别人收。”说话功夫,张文才的手机响了起来。“准是又有人预约收割时间了。现在农民的观念都转变了,也都算起了经济账,基本上能用收割机的都用收割机收了,省时省力,节省下来的时间还可以出去打工。”

种粮到底能有怎样的收益?张文才算起了丰收账:“我今年种了30亩地玉米,亩产1200斤。每先按0.8元算,刨除耕耘、收割、肥料、农药的成本,亩纯利润大概是800元,有了机械帮忙,收入还能多一些。”

张文才指了指远处地里正在作业的收割机说:“种粮要想多赚钱,光靠扩大规模是不够的,还是要相信科学,要靠机械化。我家里有802链轨车、四轮拖拉机、玉米收割机各一台,从种到收,该有的差不多都有了。”

张文才的“华丽转身”是在2014年,看到农民思想观念逐渐转变,他买了一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当年就收到了很好的效益。因为农机设备齐全,今年秋收,他已经接到了4000亩地的收割业务。“每亩地收50元,这一个月下来,除了费用、开支,怎么也能剩下10万元吧。加上卖玉米和利用802链轨车秋翻的收入,一年收入十七、八万不成问题,明年争取再买个打包机,弄个收、割、捆一条龙!”张文才开心地说,他一直坚信种粮能赚钱,关键是理念和方法要对路。如今,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作者:梁震)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