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棋王”谢侠逊孙女忆爷爷:挑起抗日救亡重担
2018-10-23 19:30:06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中新网温州10月23日电(见习记者 潘沁文)10月20日至23日,“纪念爱国棋王谢侠逊诞辰130周年——谢侠逊棋王文化高峰论坛暨国际象棋公开赛”在浙江平阳举行。期间,谢侠逊长孙女、上海同济大学社会科学系原系主任谢作陶回忆了“棋王”抗日救亡的事迹。

“爱国棋王”谢侠逊 主办方供图

  1887年10月1日,谢侠逊出生于温州平阳凤巢乡一个农民家庭,6岁从父学棋,10岁始读象棋古谱,13岁与温州棋魁战成平手,1918年获全国象棋个人冠军,1928年被推为全国棋坛总司令,称“中国棋王”。1929年至1931年,在三次国际象棋大赛中连连夺冠。

  谢作陶还记得,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那时候爷爷在家坐不住了,要奔赴前线参加抗日救亡工作。”谢作陶说,那年她才五岁,爷爷走的那天,全家都哭了,奶奶揪住爷爷的衣衫不让他走。长大以后,她才知道爷爷这是舍家报国。

  抗战期间,谢侠逊作为国家特使赴南洋诸国,以弈棋宣传抗战,募捐支持抗日。1937年11月,谢侠逊经香港直达菲律宾。船抵马尼拉时,当地的华侨领袖、商会代表、棋界朋友都到码头迎接。当晚,谢侠逊就在中华青年会召开象棋抗战大会,一千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为了借助下棋鼓舞侨胞的情绪,谢侠逊在当晚的棋艺比赛上下足功夫,既要认真下,又不能争强好胜。

  “爷爷当时想着,要照顾到当地棋友的情绪,不可因棋局的得失而造成彼此隔阂,对募捐工作不利。”谢作陶说,那场比赛最后全部是和棋,对募捐工作产生了推动作用。

  过了1938年元旦,谢侠逊向印尼瓜哇泗水城出发。一下船,他就听说侨胞们抗日情绪颇为低落,原设的筹赈义捐机构已处于半瘫痪状态,一些职员因贪污被撤了职,办事处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于是谢侠逊先去找总领事和筹赈负责人商量。谢侠逊提出在当地侨胞中推销抗日公债等事宜。他认为泗水的棋风甚盛,可以先借助象棋比赛作号召,进而激发侨胞们的爱国热忱。

  “为了吸引更多的象棋爱好者参与抗日募捐,爷爷采用车轮战弈棋形式。”谢作陶介绍,所谓车轮战就是高手位于圆的中心,沿着周围安排多个棋手与高手对弈,以满足众多棋迷能直接与高手对弈的欲望。

  此后,谢侠逊又去了井里汶、万隆、新加坡、马六甲、吉隆坡及马来西亚的槟城等地,1939年途径缅甸返国。谢作陶说,爷爷在南洋各国宣传抗日救亡两年时间,在返回重庆后还题诗一首,回忆当年在南洋宣传抗日情况。诗云:携未感岛三千士,血战河山雨复时;整队严防河水毒,聚沙猛挫火龙红。(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