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刺锅子”商标23万转让纳税4.5万,成国内自然人主动交税第一案
2018-08-30 09:48:45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Admin  分享:

 8月27日,阳光明媚,有一缕更亮的光照进王慧洁心头。“一年多之前,我幸运地拿到了‘刺锅子’三个类别的商标注册证。如今,我将它们转让出去,转让金额共计23万元,而且,是公开转让,我为此交了4.5万余元税费。”王慧洁说,这样操作相当于少拿了几万元钱,但能将此次商标交易置于阳光之下,她觉得很自豪。

 
该起商标转让案代理机构——大连仓丰商标事务所创始人仓丰表示,据他了解,这是自然人公开转让商标并主动交税的“全国第一案”,其给暗流涌动的商标交易市场树立了一个阳光下交易的好榜样。
 
8月29日,仓丰、王慧洁以及受让方当天阳餐饮创始人周长生三个人再次相聚,他们手持着《诗画刺锅子》、三张商标证书、三只“刺锅子”,留下了创造历史的一幅珍贵的照片。
 
【1】受《诗画刺锅子》一书启发,注册了“刺锅子”商标
 
“与‘刺锅子’结缘是一种巧合,也算是我的一份幸运吧。”王慧洁回忆说,2016年4月21日,她去大连仓丰商标事务所申请注册几个商标,无意中看到其办公桌上有一本名为《诗画刺锅子》的书,作者是大连著名媒体人张嘉树、姜末,封面是一个大海胆,并有“刺锅子”三个大字。当时,她脑中灵光一闪,随即便以自然人身份申请注册多个类别的“刺锅子”商标。
 
幸运的是,2017年7月,王慧洁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刺锅子”商标第31类、第35类和第43类三个“重点类别”的商标注册证,由此获得了餐饮、加盟连锁及鲜活海鲜等重要领域的“刺锅子”注册商标专用权。商标注册证拿到不久,便有人主动联系她希望重金受让,但均被王慧洁婉言拒绝。本报还曾以《“刺锅子”这三个字以后不能随便用了》为题,独家报道了此事。
 
将海胆称为“刺锅子”,是最具特色的大连话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说,“刺锅子”不仅是指大连海胆,还是大连海鲜的一个代表,甚至是大连的一种城市性格符号,以及老大连情结的外化符号。
 
“最初,我本来想自己使用‘刺锅子’,因为它响亮、形象、亲切、易记,并且自带流量。但后来我改变了想法,毕竟,现在我自己经营10家连锁品牌水饺店,实在担心忙不过来。”王慧洁坦率地说,她是大连开口笑饺子馆创始人,运营“开口笑”品牌已有16年了。与“刺锅子”相比,她对“开口笑”品牌更有感情。
 
于是,王慧洁便委托仓丰启动了“刺锅子”注册商标的转让工作,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一波三折。
 
“打听的人很多,但我们主动设置门槛,将不少意向买家挡在了门外。”仓丰告诉记者,他和王慧洁商量后决定:“刺锅子”注册商标必须公开交易,要主动交纳各种税费;受让者必须对大连海鲜餐饮有情怀,要有意愿、有能力将“刺锅子”品牌做好做响,把其打造成大连海鲜及大连餐饮的一个具有地标高度的品牌。
 
【2】一波三折的交易,只为等待最合适的那个接手人
 
为了能给“刺锅子”找到一个意中人,仓丰先后与大连餐饮圈五六百位企业主和知名餐饮人取得联系,沟通洽谈该商标的转让事宜,并锁定了一位实力企业家。
 
“去年9月份,那位企业家明确表达了要公开受让‘刺锅子’商标的意愿,并随后颇费周折地专门申办了‘大连刺锅子餐饮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计划以该公司负责运营、打造‘刺锅子’品牌。然而,就在正式交易前几天,该企业家却突然因不明原因而联系不上了……今年4月份,其又悄然注销了上述餐饮公司的营业执照。”仓丰说,那次意外变故增加了“刺锅子”商标转让的曲折性,但冥冥中似乎也表明它还未等到那个“真命天子”。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