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推荐  
大善无言 大爱无疆
2018-11-19 08:30:55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记衡南县向阳镇中心小学刘美淑老师的感人故事 

刘美淑,是一位平凡的农村女教师,她一直扎根衡南县乡村小学,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多年,她始终奉行着“学高为师”的信念,带着“让每一个孩子心里都充满阳光”的追求,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孩子的教育方法,她与她的同事们一道勤奋地耕耘、热情地守望、执着地坚守,努力描绘着属于她的乡村教育梦想。

做一个支教者:大善无言

1992年7月,刘美淑从湖南三师毕业分配在衡南县向阳区云市乡中心小学工作。尽管当时每月只有70元的薪水,但她觉得很满足。走上讲台的她工作热情很高,这可是她心中一直追寻的梦想啊。

第二年,她得知回龙小学缺少老师,便自告奋勇地报名参加支教。许多姐妹们都惊讶万分:美淑,你也太积极了吧!对此,她的回答倒是平淡的:到哪里教书都一样!于是,她来到了距离城镇较远的回龙小学。学校位居一处山地,周边少有居民,去集市买点生活用品要走几里地!放学后的校园一片沉寂,除了她居住的房间里有一缕灯光,外面“伸手不见五指”。问起她在这里的生活时,她说,白天还好,就是害怕晚上,校园里就剩我一个女孩子,门都不敢出,外面的厕所也不敢去。为此,她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全部的生活准备。天黑后,就闭门呆在屋里,看书备课。

1996年她刚结婚成家并且有了身孕,丈夫在向阳中学工作。当时云市乡正好与向阳镇合并,本来有机会调到中心小学。然而,她听说家乡一大群孩子的课开不起来,她毅然选择回老家毛塘小学。丈夫不理解,给她谈,谈不通,倔得很。她说:“要干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丈夫拗不过她,只好依了。

现实比想象更残酷,一是生活差,二是课程重,更艰难的是她身怀六甲。1997年是刘美淑老师最难熬的一年,这年她正带毕业班,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业,她挺着肚子坚持上课。她常感四肢无力,直到6月20日上午第三节语文课,刘老师双手撑在讲桌上坚持讲课,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她突然整个人向前倾去,连同讲桌一起重重地跌倒在地上,血水沿着大腿流了出来。学生们吓得大呼小叫,同事们慌忙赶过来,抱起刘老师就往医院跑,丈夫闻讯立即赶到了医院。由于失血过多,导致婴儿窒息死亡。夫妻俩忍不住抱头痛哭了一场。也就是这一年,她接手这个班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全学区毕业考试第一名!这对这所偏远的农村小学来说真是个奇迹。看到一年来的收获,刘老师又忘记了痛苦,认为所有的牺牲都值得!她只休养了一个暑假,就提前返回了学校。

1998年她与丈夫喜得千金,丈夫要把她调回中心小学好照管孩子,但是她还是拒绝了,她告诉老公:“农村的孩子更需要优秀教师,我实在舍不得这些孩子。”丈夫对她的选择表示了理解和支持。直到2004年,毛塘小学来了新老师,自己的女儿也要上小学了,丈夫找到学区领导做她的工作,她才同意调回向阳中心小学。

为了家乡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了坚守乡村小学。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刘老师不怕苦,不怕累,克服一切困难,扎根乡村教学,一干就是12年。

做一个班主任:大爱无疆

作为班主任,她始终以慈母的情怀,真挚的爱心滋润学生。孩子们都喜欢上她的语文课,因为刘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们。在刘老师的抽屉里,专门放有感冒灵,红糖,姜,创可贴,酒精等。班里有学生肚子疼,她就会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姜糖水。有学生不小心受伤了,她会及时处理。

她自己省吃俭用,资助了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朱胜立是一个贫困生,父母长年生病,因缺乏营养,面黄肌瘦,刘老师经常给予他物质帮助和精神关怀。这个孩子进步很快,他在作文中写道:“老师,那一次我回答对了问题,您表扬了我并摸了摸我的头,那一刻我幸福极了。谢谢您送我的新衣服和课外书,您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如今这个学生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逢年过节,刘老师总能收到他寄来的贺卡。    

罗欣欣是她曾经帮扶的一名留守儿童。父母离婚后,与奶奶一起生活。每天天不亮,奶奶就去地里干活,欣欣早上吃不好,中午又吃些方便面,火腿肠。刘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定要跟上营养。于是,刘老师经常多炒些菜,煮些饭,端到教室给欣欣提供免费的营养餐。天气冷了,她又给孩子买了带厚绒的黑色夹袄、保暖内衣和羽绒服,孩子吃饱了,穿暖和了,她的心也就踏实了,这一帮就是六年。 

在农村学校,像欣欣这样的留守儿童有很多,刘老师每学年至少全身心地帮扶一名留守儿童,从生活到学习......是他们,让她有了坚守乡村田园的理由。

正因为她以慈母般的情怀对待每一个学生,她所带的班级学风浓,班风正,她多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德育标兵和优秀教师。 

她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却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她主动找学生谈心,问寒问暖,却很少关心自己女儿的生活。她常常在家里批阅学生的作业,却很少辅导女儿的学习。2012年女儿中考前一天,不小心烧伤了脸。是丈夫请假带女儿去医院,为女儿上药,送女儿参加考试。她照常在学校上课,女儿生气地问她:“你到底是不是我妈妈?”她流着泪对女儿说:“妈妈班里有几十个学生等着我,所以妈妈只有选择对不起你了!”

她更不是一个称职的女儿,工作起来就忽视了父母。父母年势已高,2011年春,母亲在医院检查股骨头坏死,由父亲照料。2016年,父亲脑出血住院,由侄儿照顾。面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她内心满是歉意,觉得亏欠父母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难以弥补。

她关心爱护学生,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今年工会组织教师体检时,医生发现她有一个6.4cm大的子宫肌瘤,建议早点做手术。她怕耽误课程,选择药物治疗,决定推迟到暑假做手术。对家庭,她只有愧疚。但是当她想到还有几十个学生在等着她,只有含泪踏上工作之路。

做一个守望者:快乐前行

1992年刘美淑老师于湖南三师毕业后,就主动要求回她的家乡任教。她所在的农村小学是地处偏远,信息闭塞,新教师得到培训提升的机会少得可怜。于是她便喜欢上了语文教学类的报刊杂志,拜读了于漪,走进了钱梦龙,结识了魏书生等语文届的泰斗,被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机智的教学手段所吸引,从他们身上汲取教育教学的“营养”,从而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2003年,她报考了专科。她利用寒暑假时间,发奋苦读。尽管读书的路是艰辛的,但聆听专家的讲座,体验先进的教学理念,她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她积极参加教研,善于倾听、反思和总结,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境界快速提升,她的课堂成了学生的最爱。在教学过程中,她参与两个课题研究获奖,1篇论文发表,6篇论文获奖,2018年她被推荐为衡南县小学语文专家库成员。

刘美淑老师不但努力提升自己,而且还帮助学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作为学校骨干教师,与她青蓝结对的青年教师有多名,尽管她自己工作任务重,但是从青年教师教案的编写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她都不放过,她还坚持每周至少给青年教师上一节示范课,每周听每位青年教师一节课。在她的帮助下,学校的颜冬梅、何姣艳和周亚樵等青年教师都快速成长起来,颜冬梅和何姣艳老师在县教育局教学比武中获得一等奖,周亚樵老师在市教科院微课竞赛中还获得了一等奖。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改变了学校由于语文组年龄结构偏大而出现的人力断层的局面。

大善无言,大爱无疆。刘美淑,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扎根在乡村的田园,一路走来,虽然路途并不平坦,甚至有跌倒和伤痛,但是她快乐面对,愉悦前行,享受着一路风景,收获着一路阳光……(作者:曾祥君、陆元连)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