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极地航线示意图
11月17日,东航MU588纽约-上海和MU208多伦多-上海航班,顺利降落在浦东国际机场,客机经由北极圈内的POLAR7走向,完成了此次飞行,这是东航的商业航班首度飞经大西洋。这家中国民航开飞极地航路最早的航空公司,开始了北极飞行的新篇章。通过由此实现的航班运行管理精细化和航路走向优化,仅今年冬季的北美航线上,东航就有望减少燃油消耗1000吨,直接减少燃油成本540万元,同时创造800吨以上的货运营收空间,平均每个优化航班可缩短飞行时间22分钟。
东航运控中心飞行签派员仔细评估极地航线航班放行要素
如今,在我国与北美东海岸航点的航线上,北极航路因其距离优势,越来越受欢迎。北极圈内的航路,按照运行区域不同,被分为POLAR1至POLAR8共计8个走向。
东航是中国民航首家运行极地航路的航空公司,其极地飞行史始于2001年。多年来,东航从纽约和多伦多机场飞回上海的航班,在北极圈内多使用靠近俄罗斯远东地区的POLAR3和POLAR4走向,这是三维空间计算下从上海到美东距离最短的走向,即民航业通常所说的“大圆航路”,一般而言这意味着最省的油耗、最大的业载、最短的时间。但拥有丰富极地飞行经验的东航在长期积累大数据后分析发现,如果将航路规划,从三维空间的视角,扩展到加上时间因素的四维时空,利用北极冬季季风,就能进一步对航路精细化管理、实现调整增效,因为气象条件复杂的极地航路不仅要考虑空间距离,还要精算飞行时间和影响时间的各种因素。
东航运控中心各部门业务骨干与机组人员进行极地航线航班的航前联合准备会
围绕这一理念,2018年初,由东航运行控制中心牵头,东航多家单位联手的极地运行管理精细化项目正式启动。东航运控中心派出其“跨界班组”,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将飞签、性能、情报、航务等业务部门骨干集中为一个团队,依托极地运行大数据先后分析了2000多份航路方案,得出了更优化的结果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