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广泛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扶贫政策,确保各项资助政策得到落实,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立德树人功能,萌山小学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和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作为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教育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
大力实施困难学生资助工程,确保每个学生不会因为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
召开会议认真部署
学校于9月19日召开了萌山小学“资助育人”专题工作会议。会上,学校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就“资助育人”工作和班主任老师们展开了座谈。会议强调,每位老师都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把资助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专题会议
广泛宣传深入人心
学校专门设立宣传栏并通过宣讲《淄博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全市家长的一封信》、主题班会、家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段资助政策,让学生及家长人人知晓,确保不遗漏一个贫困生。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并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激励学子们感恩社会、奋发学习、励志成才。
致家长一封信
/////
摸底认定确保精准
在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通过填写家庭调查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教师家访、选出相对困难学生,组成班级、年级、学校认定小组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审核,并在学校公示栏公示5天后报区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确保每一名困难学生都得到相应的资助。
家访
共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5人,确保资助资金发放到真正需要的孩子,让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
通过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学生、家长、教师等社会各界对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他们当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励志精神和健康人格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
在识别认定工作中,学校针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的现况,建立了贫困家庭学生心理干预制度,健全贫困家庭学生健康发展教育机制,为每位教师购买了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进行学习,从重点家访到日常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状况,采取多项措施让每个贫困家庭学生健康成长。
与家长深入交谈
目前,学校已形成较完善的贫困家庭学生心理干预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全体教师会议,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工作;每学期贫困生所在班级班主任至少入户家访一次,并记录家庭情况;每学期学校心理咨询教师要对每位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记录学生成长档案,多措并举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特别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