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公司  
2018年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最高奖公示结束
2018-11-14 14:31:06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边疆傣族小伙刷新德宏州科学技术获奖记录

近日,云南省科技厅公布的《201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拟奖励项目(人、单位)和奖励等级名单》公示完毕,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作为第一单位申报的《热带亚热带玉米骨干亲本创制及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项目,获得2018年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该奖项为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最高奖项。项目针对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的研究是玉米育种和生产面临的首要限制因素,是决定玉米品质改良和抗性增强的两大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小组系统开展热带亚热带玉米骨干亲本创制及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在热带亚热带玉米骨干亲本的杂种优势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在玉米抗病分子育种关键技术和优质蛋白玉米籽粒硬度的遗传机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位来自我国云南边疆少数名族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小伙李自卫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三)获得了该奖项的荣誉。李自卫(傣族,1987年生)是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作室(玉米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 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工作、玉米种质资源改良、玉米抗病性QTLs基因定位研究、玉米分子辅助性育种。本科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专业,毕业后到德宏州农业技推广中心开展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工作,之后在州委、州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学历的提升,硕士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主要研究农村种植农作物的经济比较效应问题分析;博士就读于云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师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番兴明博士,主要从事玉米分子辅助性育种及玉米抗病性QTLs基因定位研究、同时进行利用先进的技术对玉米种质资源改良。2018年以第一作者(云南省农科院番兴明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在《crop science》上发表了德宏州历史以来首篇农业科研国际论文(SCI),该成果在玉米抗灰斑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填补了德宏州农业科研无国际文章的空白。

李自卫主任还获得国家专利3项,积极与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开展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及利用,利用回交选育、序谱法、分子辅助性选育法等改良方法对温带玉米优良种质资源改良创新,成功把热带、亚热带血缘加入温带种质资源中,有效加强温带种质资源的抗病性。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该项目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完成了应用分子育种技术将温带感病亲本转变为抗病亲本,且保持杂种优势不变,在热带亚热带玉米骨干亲本的抗性育种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此次研究成功将分子育种技术与抗病品种选育相结合,解决了玉米生产实际问题,并在作物科学刊物《crop science》发表了1篇国际文章,该文章为德宏州建州(历史)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第一篇国际文章。奖项的获得刷新了德宏州建州(历史)以来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德宏州农业局响应国家科技创新要求的成果。

德宏州虽处于祖国边疆,但政府部门一直重视开展自主创新,培养本土人才的政策方针《德宏州“英才兴边”计划》(德发〔2015〕1号),致力于努力加强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这些年轻有追求、有梦想的科技工作者创造平台机会。近年来,德宏州委、州政府、州农业局不断落实创新型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人才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力支持创新科技的发展,储备人才力量,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德宏州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而此项奖项的获得也是对州政府所做出努力的最好反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