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商业快报  
中欧基金:反弹如期而至 保持理性积极预期
2018-10-22 16:10:21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市场回顾】

  今日,市场信心在接踵而来的利好消息中持续修复,A股连续第二个工作日大幅反弹。截至收盘,沪深300上涨4.32%,上证综指涨幅4.09%,深证成指上涨4.89%,创业板指上涨5.20%。涨幅前三的板块分别为休闲服务(6.78%)、非银金融(6.53%)、电子(5.67%)。

  【原因分析】

  改革出现提速迹象,政府喊话既提振了市场信心,也带来了利好“干货”。前期引发市场下跌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困境、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以及未来需求存在下行压力等问题有了解决的对策,市场风险偏好得以提升。

  Ø10月22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表示“明年减税、减费的力度有望达到甚至超过1%的GDP,即可能大于美国减税的力度”。

  Ø10月20日,利好再度袭来,《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正式公开征求意见,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对内需起到有力支撑。

  Ø10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携一行两会主要领导发表重要讲话,稳定市场信心。

  【中欧观点】

  我们在此前多篇研报中提到,2000年以来A股市场由熊转牛的三次重要拐点,每一次股市见底都发生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期,而拐点的到来也与改革高度相关。年初以来,A股的调整和出清是对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内外部压力的释放,在“低估值+强改革”的预期背景下,A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但需要注意的是,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积极理性的预期至关重要。中欧基金认为,一方面,提振内需和基础建设方面仍有较大的政策空间;另一方面,贸易摩擦和房地产投资的下行压力还没有完全释放,短期市场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来打磨底部。

  从中欧基金跟踪的前瞻指标来看,实体经济流动性出现了细微的边际好转,宽货币正在向宽信用传导,这意味着2018年Q4至2019年Q1经济或还将处于“衰退”阶段;从2019年Q2开始,宏观经济可能进入“复苏”期。目前,仍然建议投资者以“大消费+大金融”为主要关注方向,如果经济数据持续得到验证,可考虑逐步切换至“大周期+大金融”。

  【周蔚文观点】

  上周五,政府相关主要领导的讲话有效抑制了市场恐慌情绪,避免了因股价下跌引发的股票质押平仓、权益类产品止损清盘等一系列被动卖出行为,以防止股市进一步陷入恶性循环。“基本面价值投资”重新成为市场判断股价的主流依据。投资行为回归理性,有助于平抑股指的过度波动。我们认为,中短期仍需重视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政府有可能出台更多的政策对冲外需下滑,政策的力度和持续性将对A股未来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