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爆光台  
影子银行:由储蓄到投资的演化(七)
2014-08-13 10:59:15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朱丽梅  分享:


  【财新网】(专栏作家 李拉亚)政府有特地部门(如中国政府的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包含证券公司)、安全公司和各类股票证券生意停止监管,避免讹诈和违规行动,提高这些机构的通明度,监管这些机构的风险,避免这些机构过度投契。
  有监管就有反监管。比来10余年,有的公司没有银行之名,但有银行之实,绕开监管,停止金融融资勾当,称之为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 System)。影子银行常由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泉市场基金、债券、安全公司、构造性投资对象(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影子银行把保守的银行信贷联系演化成埋没在证券化中的信贷联系。
  影子银行是2007年才泛起的新概念。2011年4月金融不变理事会(FSB)对影子银行作了界说,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系统之外、能够激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成绩的诺言中介系统(包含各类相关机构和停业勾当)”。
  美国影子银行系统的泛起有一个演化过程,其赖以具有的三大焦点制度在30年前就已构成。这三大焦点制度是:(1)回购和谈。1969年美法律国法公法则划定,商业银交使用政府债券处置回购和谈生意,构成的资金来历不受法定存款筹办金限制。这鞭策了商业银行介入回购和谈市场,为后续证券化产物货泉化奠基了根本。(2)货泉市场合营基金。20世纪70年月末在通货收缩影响下,居民资产构造重配,储蓄存款资金分流,货泉市场合营基金取得快速生长。(3)资产证券化。1984和1986年美国别离宣布《增强二级典质存款市场法案》和《税收鼎新法案》,断根税收妨碍着落刊行成本,鞭策商业银行成为资产证券化市场主体。
  此刻的融资,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保守银行,二是影子银行,三是本钱市场(股票证券市场)。在美国,影子银行的本钱规模已超越了保守银行。2007岁首,美国影子银行资产达10.5万亿美圆,比拟之下,同期美国保守银行系统的资产约为10万亿美圆。
  中国银监会宣布的《中国银行业把守经管委员会2012年报》也近似界说了影子银行。换言之,影子银行具有和商业银行近似的融资存款中介功用,却游离于银行监管系统之外,如银行理财富品、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产物和官方借贷。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宣布的《中国金融监管陈述2013》称,“中国影子银行系统自2010年以来生长迅猛。2012年尾中国影子银行系统规模抵达14.6万亿元(基于官方数据)或20.5万亿元(基于市场数据)。前者占到GDP的29%与银行业总资产的11%,后者占到GDP的40%与银行业总资产的16%。”
  评级机构尺度普尔(标普)2014年6月17日陈述称,截至去年尾,中国企业告贷14.2万亿美圆,超越了13.1万亿美圆的美国企业,比标普此前预期提早一年成为全球第一。估计未来五年中国企业债市场将占全球三分之一。该陈述称,今朝中国企业三分之一的债权经由过程影子银行融资,这意味着10%的全球企业债面临中国影子银行延长的风险。标普估计,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在4-5万亿美圆,斟酌到此后五年中国经济表面年添加10%,这一规模将有增无减。
  影子银行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融资中饰演了首要脚色。如房地产商资金完善,信任公司为房地产商的待开拓项目设想理财富品,拜托银行代销,由投资者采办。房产商取得项目资金后,把项目开拓结束并发卖后,将领取给银行托管费,信任公司效劳费和投资者收益。这一方式称之为银信协作。又如,畴昔中央政府地盘融资平台间接向银行存款筹资,为中央政府筹集资金。此刻,地盘融资采纳城投债、基建信任、房地产信任、资金池信任、单据贴现等与影子银行相关的融资编制,为中央政府融资效劳。
  因监管不到位,影子银行的规模至今还没有见官方报道。因难于监管,影子银行有能够成为中国金融系统的系统风险之源。房地产泡沫、中央政府债权规模收缩和影子银行能够发生的成绩,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三大系统风险。这三大系统风险又彼此联系,一个出成绩,有能够以致另两个也出成绩。这是微观谨慎经管难以应对又不得不应对的成绩。
  由于保守商业银行不克不及知足各类融资要求,影子银行才应运而生,兴旺生长。对影子银行要增强监管,但也要答应其保存生长。■
  作者为华裔大学数目经济研讨院教授,本文为其《中国新微观调控的实际注释和实际切磋》系列文章之二十七。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