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爆光台  
科大讯飞高管违规减持 深交所警告
2016-02-24 16:45:06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王莎  分享:

   高官违规减持也不是少见的现象了,但是在这个敏感的时期,任何的违规行为都不会逃脱惩罚,本来可以低调减持,最终却弄巧成拙遭到深交所关注,科大讯飞股东吴相会近日的减持可谓令人哭笑不得。2月22日,深交所网站披露,因科大讯飞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吴相会在年报披露窗口期违规减持,深交所向其发出了监管函。有意思的是,吴相会并未在上市公司任职,此次减持数量也不多,若不是因窗口期违规,本可以低调进行。

  年报窗口期首日减持

  根据深交所网站披露的监管函显示,科大讯飞2015年度报告预约披露日期为2016年3月15日,而吴相会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在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前30日内,于2016年2月15日卖出公司股票20万股,交易金额为565.18万元。

  监管函称,“你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本所《股票上市规则(2014年修订)》第1.4条以及《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2015年修订)》第4.1.1条、4.2.21条的规定。请你充分重视上述问题,吸取教训,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吴相会虽然是科大讯飞实控人、董事长刘庆峰的一致行动人,但其并未在上市公司担任任何职务,且20万股的减持规模并不算大,并未达到需要披露的标准。因此,若此次减持不是处于年报披露窗口期内,则不需要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予以披露。也即是说,吴相会的减持行为本来可以悄无声息地完成。

  令人嘀笑皆非的是,吴相会的减持日期为2月15日,正好是公司年报披露窗口期的首日。换言之,若吴相会提前一个交易日减持,都不会引起投资者注意,也不会受到监管层关注。不过,2月15日是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而上一个交易日要退回到2月5日,即吴相会若要规避窗口期减持,需在2月5日或2月5日以前完成。

  违规减持监管力度加大

  实际上,今年以来,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违规减持的行为极为重视。深交所官网监管信息显示,除科大讯飞外,年内已有7家公司因违规减持遭遇了交易所监管。其中,抢了年报“头彩”、身披10转25高送转光环的财信发展(000838,收盘价59.82元),也是因其董监高在年报披露窗口期内减持股份,而遭到深交所监管。

  记者了解到,2015年12月25日,财信发展董事长买入公司股票20.5万股,交易成本为44.15元/股,交易金额为905万元;同年12月28日和29日,董事彭陵江和安华又分别买入20万股和10万股,交易成本分别为44.23元/股和44元/股,交易金额分别为884.6万元和440万元。

  1月14日,深交所对财信发展的监管函指出,公司董事长、董事违规在定期报告预约披露日前三十日内交易公司股票。由于2016年1月18日财信发展公布2015年报,因此,公司董事长唐昌明、董事彭陵江和安华交易股票因距年报披露不足三十日,交易违规。

  此外,正虹科技、宝莫股份、濮耐股份、天华超净、怡亚通、山东地矿等上市公司,在今年也均因违规减持受到了深交所的监管。

  对此,相关人士分析指出,监管层今年有加大对上市公司股东以及董监高违规减持监管力度的趋势。涉及到定期报告披露窗口期,或者重要事项披露时间点,不能排除这些相关人士提前知晓一些对公司证券交易价格有影响的消息。因此,对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在信息披露敏感期的监管需要更加严肃、加大力度。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