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爆光台  
支流云效劳商“共谋”可信云认证
2014-07-05 22:57:27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新财界  分享:


  
【财新网】(记者 覃敏 覃敏定阅 )形形色色的云效劳究竟可信不成信?财新记者近日得悉,近一年来,由工信部研讨院牵头,在国际十多家支流云效劳商合营切磋之下,已构成一套完全的云效劳评价系统。
  今朝,包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阿里巴巴在内的19家云效劳商已经由过程了认证。
  这套评价系统的焦点是“可信云”。工信部研讨院尺度所互联网中心主任何宝宏对财新记者引见,可信云是一种消息披露制度,包含企业根基消息、云效劳根基消息、承诺完全性、承诺标准性、承诺实在性五项形式。环绕这五项形式,我们对需求披露的目标停止了会商、设想,终究构成了一套完全的评价系统。
  “可信云其实不是一种吵嘴判定,不是划了一条线,线上的云效劳水平高可以信赖,线下的云效劳水平低不成以信赖。精确的说,可信云是划定了云效劳商必需求向用户披露哪些形式,然后对披露的形式实在性做认证。”何宝宏引见。
  介入可信云尺度会商的知情人士引见,此刻的云效劳市场处于草莽期间,大巨藐小做云效劳的厂商不下200家,各家厂商向用户引见云效劳时用的尺度都纷歧样,常常躲避掉本人做得欠好的中央,形成市场绝对混乱,用户也不知道信任谁。究竟用哪些目标界定云效劳、哪些消息应当奉告给用户,全部云效劳市场亟需一个一致的尺度。
  2013年5月,在工信部研讨院组织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阿里、腾讯、百度、新浪等十多家国际支流云效劳商正式成立了“可信云效劳任务组”,合营会商可信云的尺度和评价编制。
  “每家云效劳商擅长的中央不合,披露何种目标间接联系到云效劳商的好处,是以在会商尺度框架时泛起了不合,比方实力较强的阿里保持按月披露云效劳的可用性,实力较弱的厂商则停顿按年披露;比方运营商身世的厂家对披露机房的位置、等第等具体景象无异议,一些租用运营商机房的厂商则感觉披露机房景象倒霉于本人在客户长远的抽象。”运营商内部人士引见,全体来说,阿里、腾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百度的声响斗劲多,蓝汛、世纪互联等发声较弱。
  何宝宏暗示,若尺度拟定过程中泛起不合,厂参群情好久未告竣分歧,工信部研讨院会出头签字调和,普通遵循较高的要求归入目标,好比可用性,按月承诺比按年承诺要求高,我们就采取按月承诺。试想,若按年承诺,毛病集合发生在一个月如何办?
  各大厂商根据可信云尺度披露各自的云效劳,披露消息究竟是不是实在可信?工信部研讨院将采取进步前辈的检测装备,对各家云效劳的手艺参数停止测试并出具测试成果陈述。测试陈述送交专家委员会评审,决定其是不是经由过程认证。专家委员会由云效劳厂商派出的手艺专家担负,碰到本人所在企业的可信云评价则采纳躲避准绳。
  多家云效劳厂商认为,可信云是从用户需求角度解缆,让用户周全部会云效劳的消息和云效劳可以抵达的水平。由于披露的消息经由认证,可以从心机上添加用户对云效劳的信赖,增进云效劳的生长。
  工信部电信研讨院的查询拜访显现,50%以上的用户对云效劳持不信赖立场。
  今朝,19家企业分两批经由过程了“可信云”认证。2014岁首,经由过程第一轮可信云认证的企业只需10家,包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阿里巴巴、腾讯、新浪、百度、京东、蓝汛、世纪互联、UCloud;2014年6月,包含360、浪潮、金山在内的9家企业经由过程可信云认证。
  “要求插手可信云认证的企业良多,但介入可信云认证的企业必需抵达必然的条件,比方正式商用时候抵达半年。假定一家云效劳厂商供给的效劳都没有经由市场的检测,幼稚性、不变性都不成知,如何能做可信云认证呢?”何宝宏婉言,“几十家云效劳商提出请求要插手可信云认证,成果有的是自用云,有的刚刚投放市场,被我们拒掉了一多量。”
  另据知情人士引见,在可信云认证根本之上,中心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国采中心)要求任务组会商政府云效劳采购尺度。今朝,政府云效劳采购尺度已根基成型,国采中心将参考该尺度拟定招标文件,不久将面向国际云效劳商停止招标。归入国采中心采购清单的云效劳商,将取得介入中心及各中央政府云效劳采购的资历。
  何宝宏暗示,政府采购云效劳的市场空间庞杂。中国政府消息化采购的市场规模超越500亿元,若云效劳交换个中的10%,市场规模也有50亿元。况且未来会发生更多新需求。
  良多厂商认为,可信云划定了需求披露的目标,政府云效劳采购尺度则是在可信云根本上,对呼应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达标要求。若没有经由过程可信云认证,要想进入政府云采购几无能够。未来,可信云无望成为最根本的行业标准,金融云、教导云、医疗云等各类行业都以此为参考提出特定的达标要求。■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