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频道 > 新机上市  
公募FOF推出在即 券商资管FOF做进死胡同
2014-07-18 12:32:16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新财界  分享:

  “不管是公募基金,仍是券商资管,按此刻的编制做FOF都没戏”。在券商资管部门曾测验考试生长FOF项目多年的李林(假名)向记者做出如上暗示。此时他已跳出藩篱,本人在运营一家私募,却仍在苦苦看望:若何才干在中国做出真正的“FOF”。

  “遵循此刻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的做法,FOF理想上只是将投资气焰高度分歧的基金组合在一路,而这些基金作为标的又是投资分离、侧重选股的。FOF如何能够有好的功绩?”他反问。
  证监会[微博]7月11日推出的《果真召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经管编制》,将本来首要由券商和银行刊行的FOF产物,扩大到了果真召募基金的各类基金经管人,包含基金公司、券商、私募等。
  但是券商做FOF的前车之鉴值得当时者的警戒。
  券商FOF脱离素质
  FOF(Fund of Funds),顾名思义,是“基金中的基金”,它与关闭式基金最大的辨别在于,基金中的基金是以基金为投资标的,而基金是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为投资标的,经由过程专业机构对基金停止遴选,帮忙投资者优化基金投资后果。
  实际下去说,这类“优当选优”的做法应当可以增添动摇、着落风险,并有能够取得更加不变的功绩,可是从奉行近几年的券商资管FOF功绩来看,现实却恰恰相反:
  东方财富(行情,问诊)金融终端数据显现,当前存续的46只券商资管FOF中,自成立以来复权净值添加率下跌与下降数目,几近各占一半,平均添加率为-1.32%。个中民生金中宝1号净值下跌36.46%,中国红基金宝净值下跌26.99%,招商基金宝二期净值下跌26.36%。两只成立于2006年的FOF 华泰紫金2号和国信金理财典范组合,净值添加只需131.99%和89.64%。
  而在已到期的16只券商资管FOF中,则大部门以净值吃亏结束,个中财富1号、齐鲁金债基1号分级B、金航2号、国元黄山2号都在1-5年不等的存续期内,发生了超越35%的净值损失。
  “之所以会泛起这个成绩,首先等于券商资管推出的FOF其实不是真正的FOF,良多这类FOF产物不只持有基金份额,还持有少量股票。又由于券商资管人员在这一领域经历缺乏,一旦这些股票泛起较大的代价动摇,下行风险根基掌握不住。”上海证券基金研讨中心首席阐明师代宏坤[微博]暗示。
  记者查阅去年年报,在数据完全的35只券商资管FOF中,基金市值占资产净值比平均只需52.46%,个中最低的只需9%,基金市值占比80%以上的FOF已寥寥无几,FOF脱离了FOF的素质。
  新推出的《果真召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经管编制》对这一成绩打了“补钉”。文件第四章第三十条划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其他基金份额的,为基金中基金。另外,第三十二条划定,基金中基金持有其他单只基金,其市值不得超越基金资产净值的百分之二十。
  “这样一来,今后公募基金刊行的FOF后就将适合FOF的真正寄义。”代宏坤暗示。
  选基金是死胡同?
  不外,即等于可以或许回归根源,将FOF的标的限制于基金份额本人,成绩依然层出不穷。
  “我们一开端曾测验考试过各类各样的目标和路子,停顿能在公募基金中遴选出一批优良的作为组合,但我们发觉作为标的的公募基金难以让我们对劲。”李林暗示,“那时我们认为,公募基金的战略、人员仍是功绩本人都是很不不变的,将之从头组合的FOF也就更难做到杰出功绩。”
  可是当时李林察觉,优选基金本人其实不是一条盘曲而光亮的途径,反而是一条死胡同。
  “其实从投资逻辑下去说,这类做法本人就是行欠亨的,战略、人员、功绩都不算启事。”李林后知后觉。
  “公募基金持有一只股票最多占资产净值10%,这样一来一家公募基金多则持有100-200只股票,少则持有50-60只,投资斗劲分离。而对公募基金来说,选股仍是最风行的做法。”李林暗示,“这样一来,不管FOF如何优选基金,选来选去也都是一样的货品,反而将公募基金早已分离的投资变得加倍分离,功绩加倍平淡,不如间接采办中证800成份股。”
  “说究竟,我们是在公募基金(相当于美国的合营基金)中遴选标的。而在美国,FOF的标的都是对冲基金,这些基金的投资气焰可所以相当多元
  化、特性化的,这类标的在当前中国的市场景象下仍是斗劲稀缺的。”李林暗示。
  回忆那时券商刚刚推出FOF这一类产物时的景象,沪上某券商资管人士不由慨叹:“那时仍是为了立异而立异”。
  “那时券商资管比此刻加倍强大,若是我们推出的仍是股票型的产物,而且还有10万元的门坎限制,那末明显在市场协作上是没法与公募基金匹敌的。”该人士暗示,“不外假定我们推出‘优当选优’概念的FOF就纷歧样了,由于那时只需券商资管可以刊行这类产物,也就取得了差同化优势,可是终究却走偏了。”
  他还流露,有些FOF终究还被作为各类机构的渠道导入资金,不只落空了FOF原本的投资价值,反而同化为灰色地带。
  “此刻仅存的十几只券商资管FOF,功绩都差强者意,根基完全被边缘化了。”李林暗示,“早在我分开的时辰,FOF已成为一个跳板,想去做股票投资司理的新人先从这里练手,没有人情愿真正收入肉体去做这个事业,况且坚苦重重。”
  在他看来,要想完全解脱“橘生淮南则为枳”的命运,仍要等候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出格是对冲基金和气焰奇异的基金出现出来今后,才干将海内FOF的经历复制过来。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