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频道 > 新机上市  
未来5年规模触摸万亿 产业基金瞄准地信蓝海
2014-10-12 15:35:19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新财界  分享:

  2014年是地理信息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国务院办公厅1月22日正式印发《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大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第一次做出全面、系统的部署,第一次明确将地理信息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地理信息产业也吸引了众多资本的目光,百度、腾讯、阿里等巨头纷纷斥巨资收购或参股地理信息企业,力求在行业快速增长中赢得先机。
  同时,产业基金也开始进场。9月25日,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主导筹建的产业基金—中地信地理信息股权投资基金正式亮相,吹响了产业基金进军地理信息行业的号角,而其“国家队”的特殊身份更是引起各方关注。
  地信蓝海蕴藏万亿市场
  地理信息听起来似乎过于专业,实际上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地理信息应用已深入到能源资源管理、土地管理、市政市容管理、交通管理、水利水质管理、气象数据、大气污染、自然灾害管理等领域。面向公众的互联网地图、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等新兴服务业态层出不穷、方兴未艾,正逐渐成为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数据+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产业,不仅自身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产业生态系统,而且产业上中下游关联度大于1:10,使得该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企业已有2万多家,从业人员已超过50万人,预计到2014年年底,总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以来,地理信息产业服务总值年增长率为30%左右,到2015年地理信息产业规模将达到3750亿元,2020年将达到8000亿元,触摸万亿关口,未来年均增长率超过20%,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新增长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新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为地理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近几年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但是整体上仍处于成长初期,行业空间广阔。
  地信行业亟需资本“输血”
  尽管地理信息行业过去几年增长快速,但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样不容小觑。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有关领导9月11日在第三届中国卫星(行情,问诊)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上指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他亦同时指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具有基础设施较弱、聚集能力差、缺乏自主研发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在目前国内地理信息相关企事业单位中,80%是规模100人左右的小企业。这些数量众多的小企业缺乏聚集能力,在资源共享、技术融合、融资和市场推进工作中面临诸多困境。同时,国内地理信息产业还面临着来自于国外技术革新和巨头公司入侵的挑战,这就使得国内地理信息产业的企业必须抓住良好时机,迅速壮大发展,否则将在激烈的国际化和市场化的竞争浪潮中被淘汰。
  地理信息产业内的企业面临的这些挑战,不仅需要国家战略的支持,也需要技术的创新和资本的支持,这无疑是产业资本进入的良好时机。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