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频道 > 家电  
老农保失利激发养老金贬值耽忧
2014-06-24 06:22:47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www.xincaijie.com  分享:

  曾被无数农夫寄与厚望的“老农保”,终究酿成几无价值的鸡肋,自愿打消,这证了然小我账户的低效或无效性
  16年前,希冀靠昔时交纳的养老安全保养天算的河南邓州村民,终究却无法发觉,16年后,他们每个月仅能领取两元养老金。
  即使在外地,这钱不够买一份早饭。
  这份难堪,勾起一段“老农保”历史,也激发若何科学设想社保系统,若何让社保资金保值增值,若何让农夫安心交纳养老安全金的会商。
  “老农保”方案
  张高耘(假名)是个中交纳者之一。几天前,这位来自邓州市湍河处事处槐树村的农夫,拿到了邓州市人力资本和社会保证局(下称“邓州市人保局”)发给的2011年度的养老金,总共不到30元钱。
  “按月发,(金额)太少,省事,我们本人也欠恶意义发。”面临《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采访,邓州市人保局一位担任人脸上显露难堪的神采。
  但记者发觉,张高耘的脸上,显露的却是失望。“10多年前,市里让交养老安全,说到了60岁,便可以凭证件按月领养老钱。那时我们心里可欢畅了。”张高耘回忆说,当了一辈子农夫的他,之前听得最多的是“养儿防老”,此刻,政府要给他们养老,他们村80%的村民都主动呼应,按县里的要求交了养老安全。
  邓州市人保局的官员奉告记者,张高耘口中的“养老安全”,俗称“老农保”,是那时的民政部于1992年出台的一个县级乡村社会养老安全根基方案,其重点安全对象,等于那时不由国家供给商品粮的乡村人丁。
  按照该方案,村民们在交纳必然年限的养老安全后,即可在60周岁今后按月领取养老金。
  位于河南南阳的邓州市被选为“老农保”试点之一。由邓州市人保局供给的消息称,外地共有41800名村民插手了“老农保”,缴费金额从几十元到一千多元不等,本息合计1025万元。
  理想上,最初国际大都地市均被归入“老农保”试点,包含河南、海南、安徽、山东等多个省份,位于河南洛阳的新安县一样被列入该试点。
  据新安县民政局官员引见,该县共有1.2万名村民插手了“老农保”,别离缴费100元到1万元不等。
  增值失利
  如斯庞杂规模的养老安全该若何经管?遵循那时民政部的设想,该安全理想上是一种由农夫小我缴费的自我储蓄堆集式养老基金。按照划定,这些基金不成用于间接投资。
  为了避免这些养老基金的贬值,那时的民政部划定,将这些基金采办国家财政刊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取出银行,作为保值增值手段。
  据新安县民政局官员引见,民政部门曾按照那时四大国有银行的10.8%的年利率尺度,将农夫的养老安全的年复息肯定为7.5%。以此合计的话,若是怙恃在一个孩子刚出世时为其一次性取出200元,无需加款,等到孩子60岁时,即可每个月领取1000余元的养老金,且能持续领取10年。
  那时,邓州市将1000多万养老基金全数取出了外地银行,希冀今后能希冀靠基金本钱,为邓州农夫送上养老钱。
  但令邓州民政部门始料未及的是,尔后十多年,央行持续九次降息,一年期存款本钱最低时只需1.78%,还添加了本钱税,终究以致“老农保”的堆集利率远高于存款利率,承诺底子没法兑现。
  河南省民政厅不得不持续下调承诺尺度,将养老安全年复利率从7.5%调剂为2.25%。终究,到2011年,满怀等候前往领取的张高耘惊讶发觉,他每个月只能领取两元阁下的养老金。
  而新安县则挑选了另外一种编制,希冀能将“死”的养老基金停止活的风险投资。
  1998年尾,新安县民政部门先是将收取的数切切元养老基金取出外地一家银行,以后,又与该银行协作,将该笔金钱全数放贷给了外地一家企业,用于该企业的运营,希冀取得更大收益。
  成果,该企业却持续数年吃亏,而新安县民政部门贷给该企业的养老基金存款,也差点收不回来。
  新安县民政局局长张合献接管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终究,由外地财政部门兜底,才屈身将昔时农夫上交的“老农保”,遵循10多年前挂号的本金金额,逐次退给了农夫,良多农夫以至连本钱也没有拿到。
  小我账户的低效
  记者查询发觉,“老农保”之贬值难堪,并不是邓州、新安两地独有。在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的斜坡村,外地黄姓老人奉告中心群众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他在1995年用三个月工资打点的“老农保”,此刻一样每个月只能领取两元钱。
  而新华社的一则报道称,在黑龙江省每个月领取乡村社会养老金的4万余人中,每个月只能领到几毛钱养老金的占到1/4,更有对折农夫每个月只能领到五六元钱。
  曾被无数农夫寄与厚望的“老农保”,终究酿成几无价值的鸡肋。
  中国群众大学公共经管学院社保专家李珍对本报记者暗示:关于“老农保”报答低这个事,申明是一个失利的案例,这个制度此刻已不具有,它证了然一点,就是小我账户的低效或说无效性。
  记者查询得知,1999年,国务院已下文遏制了“老农保”,那时说是乡村还不具有奉行养老安全的条件。
  李珍对记者说,失利的启事在于“老农保”完全是小我账户,没有政府出资,那时采纳的尺度是每个月交2元、4元、6元、8元,最高到12元。
  那时正好中国处在第一次通货收缩中,银行一年期利率很高,所以一算这个账仍是不错的,小我账户按8%计息,未来领取退休金时一个月能领50~60元。这在那时是不低的数字,一个大学教授那时月薪也不外两三百元。
  但李珍暗示,这只是一个复杂粗拙的算法。小我账户的钱能在多激流平上养老,一方面取决于本钱,一方面取决于同期的收入添加。从上世纪90年月到此刻,本钱在不竭着落,但收入却在不竭添加,这以致那时那笔钱底子起不到养老的感化。
  当本钱下调时,发觉现在承诺的8%计息底子达不到,所以1999年就遏制了这个方案。
  养老金贬值耽忧
  16年间,“老农保”不竭贬值之理想,正将一个曾恍惚的疑问日渐明晰――眼下,大众,一样正在按月交纳的养老安全,可以或许保证他们期望不远的未来,靠每个月领取养老金安度晚年吗?
  6月30日,在2012年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中国安全把守经管委员会副主席陈文辉暗示,中国根基养老安全具有斗劲大的养老金缺口。而且近十年来根基养老安全的财政津贴已超越1万亿元。
  全国老龄任务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讨中心主任吴玉韶也在接管群众网记者采访时说,虽然今朝养老金仍有结余,但从我国的养老制度看,未来确切能够会泛起养老金的缺口成绩。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