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频道 > 通信  
新民主主义的回归与生长
2014-08-18 10:55:22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李文泽  分享:


杜导正|文
2009年是中华群众共和国开国60周年,共和国整整走过一个甲子的历史了。60年前,我是一个25岁的毛头小伙子,60年后,我慢慢老矣。古语云:“鉴往知来”,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前行,必需苏醒地回顾回头。作为伴随共和国走过60年风雨的老人,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老群众,近一段时候,我堕入深深的思考。
  2008年春,在北京薄一波百年华诞纪念会上,我揭晓了一篇演说。标题成绩是:中共八十年经历经验,可归结分析为一句话,成也新民主主义,败也新民主主义。
  这是我长时候思考后的结论。这个结论,我想,用来总结共和国60年的过程,也一样适用。
  1949年争取政权前,我们党尝试新民主主义,我们成功了。争取政权后,我们扔掉了新民主主义,吃紧忙忙搞社会主义,搞乌托邦,我们失利了,失利得很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重又回归到新民主主义的扶植思绪,并在实际中予以生长,我们又成功了,成功得举世谛视。
  这样,共和国60年的历史便可以区分为两个30年,两小我、两个期间——毛泽东和邓小平。“新民主主义”就成为若何看待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一个首要的参照物。
  两个毛泽东之一:有大功的毛泽东
  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是毛泽东期间;1921年至1949年,从广义上说,也可以看做是毛泽东期间。这样,对毛泽东来说,大致也可以区分为两个30年。这样的区分,虽然不是纯真地从时候下去斟酌,而是从毛本人前后的作为斟酌。简而言之,有两个毛泽东。
  对已去世32年的毛泽东,对他在中共党内和中国现代史上的职位和感化,其好处与长处,若何评价?应当“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采纳一种实事求是的、辩证的、安然安静的立场。
  许多人讲,“毛泽东率领中国群众站起来”,邓小平说,没有毛泽东,我们依然会在黑黝黑探索。这句话是可以或许经得起历史检讨的。我们这一代人对此有痛切的感触感染。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帝国。一向到1820年,GDP仍占全球约30%;可是,理想上,从所谓的“康乾乱世”以至再早闭关锁国时就走向式微了。从1840年雅片战斗起,中国蒙受了数不清的战乱,被侵略,中国群众满怀辱没和悲愤。上世纪二三十年月过来的人都记得儿时的那首歌曲,个中唱到:“亡我国呀,灭我种呀。”为什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第一条就是民族主义?就是那时中国到了要亡国灭种的地步,必需用“民族主义”旗号来挽救这类危亡。怅惘,他过早归天了。在其后的军阀混战中,蒋介石虽然表面上一致了中国,但民族危亡的场合光彩照旧没有多大修改。在事关中公民族死活死活的抗日战斗成绩上,虽然不克不及说蒋介石政府是卖国的,但它有很大的摆荡性,特别1937年“卢沟桥任务”前,他那“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理想上纵容了日本人的入侵。而实力衰小的中国共产党,在此民族死活的关头,在毛泽东等人的带领下,立场则很是果断,寸步不让。所以,在民族自力、民族束缚出格是在抗日这个底子成绩上,毛泽东和中共是很是得人心的。
  我14岁就插手抗日战斗。那时辰,插手抗日部队,有投靠“国军”和“共军”的挑选。我的故土在山西,山西根基上是“国军”的地盘,“共军”是由于国共协作后才开赴到这里的。我很小,但我读小学读初中时,已读到过毛泽东和中共的一些文字,知道毛泽东带领的“共党”和“共军”是最果断抗日的。这个党是为国家的前途是为老苍生而成立的。我对毛泽东和共产党有一种很是敬佩的热诚。这也是昔时投靠“共军”的一切人的根基设法主张。所以,八年抗战,共产党部队不竭壮大,共产党带领的戎行和按照地也不竭地壮大。毛泽东这个功劳是历史性的,谁也承认不了。
  既然毛泽东带领的中国共产党是为国家为苍生的,那末,党一向努力于处理中国群众的温饱成绩,这也就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第三条,讲“民生主义”。对中国来说,民生成绩理想上就是农夫成绩,而农夫成绩本色上就是个地盘成绩。畴昔,多数田主阶级人丁据有了大部门地盘,田主一切制压得中国农夫喘不外气来。中国历史上屡次农夫暴乱的方针都是夺得地盘。为此,孙中山提出“掌握本钱,平均地权”,但他一样也没有来得及搞。而作为他的担当者蒋介石却底子看不到这一点,连一句处理地盘成绩的口号,他都不敢提,由于蒋在那时是田主权要本钱家个人的代表人物。
  1943年,延安出书的《共产党人》曾刊登彭德怀的一篇文章,援用了一句白话诗:“屋漏锅破肚皮饥,哪有心机惟另外?”这至今使人印象深切。在那时,对挣扎在灭亡线上的农夫来说,什么婚姻、自在、人生打算,都底子无从谈起。农夫巴望手里具有地盘。那一年,我在中共应县任县委常委兼民运部长,曾在大众大会上演讲,说战斗成功后,每个农夫都可以分到地盘,地里收下的全归农夫本人,连公粮也不用缴。也是基于这类熟谙的。
  共产党、毛泽东耐久睁开地盘反动,并于1947年开端土改。那时辰我被《晋察冀日报》派到定县西关北街带疆域改,亲眼看到农夫分到地盘后,那种心里喝彩毛泽东万岁、共产党万岁的浓重情感。土改极大地修改了中国的社会构造,也极大地增强了毛泽东带领的共产党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不外,现今需求深思的是,在中共取得了全国政权今后,我们本有条件不搞暴力土改而斟酌战斗土改;但很可惜,出于调动农夫主动性、使其更反对本身政权的手段,各地土改依然延续了暴力线路。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第二条,就是“民权主义”。用浅显的话说,就是扶植民主政治。这一条,蒋介石也完全丢了,而毛泽东带领的共产党及其按照地的政府,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前却持续捍卫着、实际着。
  前几年,有人编了一本书《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寂静承诺》,把我们党在抗战直至束缚战斗期间相关民主政治的谈吐,包含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带领人,和《新华日报》和《束缚日报》的社论,汇编在一路。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来,在抗日战斗直至束缚战斗期间,毛泽东带领的共产党及按照地的群众政府,是把民主政治和政权扶植放在首要位置上的,激烈热烈呼吁民主政治和政权的扶植。
  就我本人来说,我一直记得昔时印象很是深切的两段话。第一段话是毛泽东在1944年说的。他说:“中国的错误谬误,一言以蔽之,就是贫乏民主。……政治需求一致,可是只需成立在谈吐、出书、结社的自在与民主选举政府的根本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