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芫 | 文
曾经,我对早教非常热心。在女儿一岁的时候,我就开始让她认字了。那时我有一个观念:认字不一定要从字形简单的字入手。为了提高她认字的兴趣,只要她能发出一个音,我就教她认那个相应的字。女儿在一岁生日那天,突然指着桃子清晰地说:“桃。”我于是在一张卡片上写下来,指着它大声念:“桃、桃、桃。”念到第四次,我手指刚一动,女儿就小手一挥:“桃。”我喜出望外。
第二天,教材变成了她三个月前就会说的“妈”。写着“妈”的卡片刚一举起来,女儿便眼睛一亮:“桃。”“不对,这是另外一个字,读‘妈’。”
“桃!”
我把两张卡片并排摆在她面前。但见她伸出胖胖的小手,胸有成竹地指向第一个:“桃”,然后转向第二个,目光中流露出喜悦和得意:“桃”。
三个月后,有一次我在房门上贴了一个“门”字(这时我已回归传统,打算从笔画简单的字开始教)。她远远见了,摇摇摆摆地跑过来,就像知道我要做什么并故意跟我作对似的,用力拍了一下门,大声喊:“桃!”然后嘎嘎笑着跑开了。
页面加载中...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