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腾讯思享会“重寻中国文化复兴的精神起点”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提出,三重力量所支持的“中华文明自成系统”的结论严格说是不成立的。
任剑涛说,近代以来塑造中国的有三种力量。这三种力量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绝对政治正确的具有纠正性作用的精神氛围和精神内核。第一个是为了建构民主国家,以国学的方式来解决“国将不国”和“国之为国”的问题。古典国家是帝国形态,从来没有考虑过在政治上处理国家建构里的国家问题,直到近代才发现古老帝国遇见了现代民主国家的挑战。这种挑战使得我们几乎国将不国。从晚清以来到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想解决“国之为国”究竟该怎样办的问题,结果是要用一个“国将不国”的国学来解决“国之为国”的理由。这样一来,国学的任务显得非常封闭,一开始就限定在狭隘的政治天地里,要努力地为国家的建构服务,回答国家的起源问题。因而它的视野比较狭隘,眼光比较短浅,限定于现代民主国家产生之初的国家建设需求。
而通过国学拓展到整个传统文化的研究,我们建构了一个跟外部世界越来越没有关系的传统文化自我理解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任剑涛
通过东北、西北、华北考古的三北工程研究,夯实了“例外论”。每一个文明交换过程没有各个神交互,而且没有经过神话世界,社会直接把神话当做历史。这使得我们观察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感和因封闭而带来的莫名自豪感越来越强烈。
第三种塑造力量是政治力量。今天大力提倡传统文化,其实提倡用国学来治理国家,首推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中提出不要苏俄、不要西方,而要礼义廉耻。今天的新儒家沿袭了这样的路。实际上这是含混地利用国学,因为二者都是在“例外论”的立场上来论证我们的文明不外求。因而疑古派斩断了历史,要从孔孟老庄那里开始。另外一方面李学勤他们要告别疑古派,走向释古派,往前推,认为从猿人、古人、新人一直到夏商周的文明体系从来不讲外求。
因此,这三重力量所支持的“中华文明自成系统”的结论严格说是不成立的。
任剑涛认为,由三种力量塑造的“中国文明例外论”有强势版本、温和版本,温和版本就说不讲外求就成了今天的文明。强势版本就说,不仅不讲外求,而且外来文明逊色无比。没有矫枉过正的立论,不足以撼动“例外论”。
任剑涛提出,对于一个有着庞大地域、天文数字的人口和相当悠久历史的民族来说,如果没有开放心态,不知道自己文明所接引的外来文化,不知道自己那漫长历史所带来的文明交汇能力和创制能力,中国人根本不足以讨论复兴问题。从神话时代开始到后来神话与历史、政治断然切割,当神话不得不屈从于历史和政治时,要跳出政治和历史对人类心灵和精神在原点所产生的束缚,以自由精神奔向中国文化的复兴,为人类做出贡献,在起点上就应当确立开放的心态。█
原文链接如下:http://cul.qq.com/original/sixianghui/sxh294.html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