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频道 > 通信  
一汽大众股比难换高铁进德国
2014-10-11 12:44:36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李文泽  分享:


  
【财新网】(记者 朱世耘 路炳阳 财新记者个人主页——在这里“遇见作者”路炳阳
财新记者
)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赴德国进行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及访问之际,在德国《世界报》发表题为《让开放创新引领中德合作》的署名文章,他在文章中表示,中方将积极考虑德国大众汽车(以下简称大众)提高在一汽大众合资企业中股份比例的请求,也希望德国允许资质好的中国企业竞标德国的高铁项目。
  10月10日,路透社消息称,大众与一汽的合作关系将延长25年,并会在李克强访德期间续约。一汽大众目前中外方股比是60:40,多位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中方近期很可能在这一比例上让步,使股比调整到政策框架的底限50:50。但中国高铁整车出口或竞标德国项目,目前仍很难实现。
  一位接近中国轨道装备车辆企业的内部人士分析称,中方希望德国可以允许西门子和南北车以联合体的方式在德国项目中招标,车辆由西门子设计,中国进行生产,而最后出厂如何贴牌可以协商。但目前来看,中国高铁进德国最有可能的是给西门子代工。近年来西门子已经从中国采购一些高铁非重要零部件,但高铁整车出口德国仍无可能。
  他认为,李克强总理去德国“推销”高铁无非是一种“规定动作”,体现中国对高铁技术的自信心,但不可能在德国有实际进展,此度访欧的第二站俄罗斯才是中国高铁推销的重点,届时也将有中国轨道装备车辆企业高层同行。就此中国北车人士也对财新记者表示,无论是德国还是俄罗斯,中国北车对高铁海外市场有很大信心。
  而一汽大众合资公司股权,一直是中外双方博弈的焦点。 1991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大众)成立,一汽与大众股比6:4。1995年,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入一汽大众,为保证奥迪的话语权,股比变更为一汽60%、大众30%、奥迪10%。由于没有独立的销售体系,捷达加奥迪的年销量始终徘徊在2万辆,令计划产能为15万辆的一汽大众长期亏损。
  “中国当时愿意让外方多投,但大家都愿意少拿(股份),少拿少赔。这与话语权无关,主要是钱的问题。”一位汽车业界资深人士回忆称。虽然一汽大众是国内少有的中方股份远超外资的合资汽车生产企业,但按照双方合同约定,大众的话语权与股比对等的合资企业相同。
  1997年,一汽与一汽大众各自出资50%成立销售公司,并令一汽大众于次年开始扭亏为盈。
  近年来,中国市场更是逐步成为德国大众的利润中心。2013年大众全球税前营业利润达117亿欧元(不含中国合资企业权责利润),而其在中国两家合资公司在2013财年实际贡献的营业利润就达到43亿欧元。
  2014年二季度,大众品牌乘用车利润为10.12亿欧元,同比大幅下滑32.2%;营业收入492.59亿欧元,出现了罕见的下滑。集团营业收入和利润也同比下滑2.2%和3.1%,利润率下滑0.1%较去年同期的503.67亿欧元同比下滑2.2%。但在中国,大众上半年获得(权责)营业利润26.22亿欧元,同比增长10.6%,与全球市场表现形成巨大反差。
  在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框架中,外资公司在合资公司的股份占比最多可至50%。大众公司高层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增持一汽大众股份的愿望。今年8月,大众集团CFO首席财务官Hans Dieter Poetsch向媒体表示:“正在和中国一汽集团讨论延长合资企业协议期限,谈判内容包括提高大众在一汽大众中所占的股比。”
  近年来,虽然汽车业界数次有破除合资公司股比的争论,但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仍针对此表态,“还是再保护一段时间”。目前,国内整车合资企业,如上海通用、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等公司的中外股比均为50:5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