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多年历史,七代传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月盛斋,你似乎怎么也没法把它和时下最热门的“大数据”、“新零售”扯上关系。然而,当互联网技术、思维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那扑鼻的香味才开始真正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走向全球,走近新一代的年轻人。
触网:从“北方独秀”到卖全球
两包月盛斋酱牛肉,一罐六必居黄酱,两打北冰洋汽水——早上下单,第二天或是隔天,远在香港的人们也能品尝到这些京味十足的美食。
日前,在天猫超市为内地老字号开设的“卖香港”专场活动上,北冰洋、燕京啤酒、六必居、月盛斋等近百款来自京沪苏浙粤等地的老字号商品集体售港。长期“养在深闺”的老字号,突破地域化品牌的定位,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
走进月盛斋位于怀柔的加工厂院里,空气里飘浮着浓郁的酱肉味。它的煮制车间与亚洲最大的清真冷库均设于此处。每天,90%以上月盛斋产的牛肉从这里完成加工、包装,发往全国各地。
如今,近20%的订单来自网络。这在几年前,还难以想象。
“今年‘双11’当天,预计我们的天猫旗舰店销售额会在50万元左右。”月盛斋市场总监张新文说。
一天50万元——这个数字足足抵得上过去月盛斋网售一整年销售额的2倍有余。在那之前,月盛斋这个中华老字号,只有在北方市场看得到,很少有南方人能买得到。而今天,在互联网、新零售的助推下,老字号开始冲破地域、线下、年龄的限制,向更高更远处发展。
求变:被“双11”刺激了一把
其实,就在三年前,初试网售的月盛斋走了不少弯路。
当时,月盛斋找技术外包团队搭建了官网,把商品介绍和联系方式挂在上面。然而,这个自行搭建的官网形同虚设,“交易功能非常弱,几乎不具备商城功能。”张新文说。
2014年,赶着传统企业触网的“晚班车”,月盛斋终于开设了天猫旗舰店。作为一家传统的食品制造企业,员工们上班时间十分规律,8时上班,17时准点下班。可是,每天下班后的18时到20时恰恰是网店里在线咨询客人流量的最高峰。就这样,消费者发来的咨询信息,常常得等到第二天才有回复。即便是上班时间,也得等“兼职”网店客服的月盛斋销售团队有空时才能回复。在几乎家家客服“24小时在线”、一口一个“亲”唯恐消费者感受不到热情的电商领域,这样的服务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不过一开始,月盛斋并没太把这些小问题当回事。把商店搬上网,不就是多个卖货的渠道嘛——张新文坦承,这是月盛斋对触网最早的理解。
然而,开网上旗舰店头一年的“双11”,月盛斋生生被一份“成绩单”给刺激了。2014年,天猫“双11”总成交额571亿多元。线下年销售额数千万元的中华老字号月盛斋,当年在天猫旗舰店的总销量却只有20万元。“真正明白了触网的威力。当时我们意识到,触网这事儿不能这么干啊!”月盛斋副总齐申回忆说。
一系列的变化开始发生:月盛斋开始招聘、培训专职的网店客服,“朝八晚五”改成轮班制的“24小时在线”,客服的职责也绝不仅仅是卖货,而是需要能够解答用户“月盛斋的牛肉怎么切才好吃”“这两种牛肉重量一样价格为什么差不少”等各式各样的问题,拉近消费者与品牌的距离。
线下销售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互相“看不到、听不见”的痛点,也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开始颠覆。比如,通过天猫的销售大数据,月盛斋发现,熟食产品的小包装更受欢迎;熟食羊肉虽然是代表产品,但在线上的号召力却不及牛肉,那就多做酱牛肉的营销;想要让更多年轻人首次尝试月盛斋,价格较高的王牌产品“两烧两酱”未必是最佳选择,价格中等更显亲民的牛腱肉反倒更为合适。
大数据:敲开“个性化”大门
老字号拥抱“新零售”正在展开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今年端午节,天猫联手五芳斋推出粽子馅料DIY,冻顶乌龙粽、鳗鱼粽、杭帮菜粽等随意搭配。活动期间,登录天猫五芳斋官方旗舰店页面,用户可自由选择甜粽、咸粽两大类和鳗鱼、奶黄、牛腩、南美对虾等多种创新口味,不同的创意组合高达10000种。老字号美食的“私人定制”,让作为网购主力军的年轻消费群体眼前一亮。
“最近,月盛斋也正在酝酿一款完全针对互联网消费群体的定制化产品,可能在春节之前亮相。”张新文透露。
实际上,基于大数据基础的精准营销、个性化定制,还将有助于解决另一个从触网之初就困扰人们的问题:传统老字号线下销售积累与根基颇深,但同时也意味着,触网时难免有一定的“包袱”。相比线下销售,互联网销售因节省了中间渠道环节而更具价格优势,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会对线下销售产生一定影响。
“比如说,线上线下完全一样的两款商品,线下买如果比线上贵,对一些习惯在线下购买的品牌忠实用户就不太公平。”张新文介绍,针对一些认可度较高的产品,月盛斋此前尽量采取“线上线下同价”、“促销力度同步”等方式,保障经销商、消费者利益。但后期,将尝试开发一些更适合线上消费群体、定制化程度更高的产品,让线上线下冲突的尴尬不复存在。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