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密市苟堂镇南方沟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全村1269人,303户村民,其中有87户贫困户。自2014年新密市国资办扶贫工作队进驻到现在,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村里最穷的王苟信逢人就说:“是国资办扶贫队帮俺搬出山沟,盖起新房,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俺必须为扶贫工作队点赞。”
郑州市委书记马懿在南方沟村调研
2014年8月,按照新密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国资办驻村工作队在主任崔皓哲、副主任韩平杰的带领下,进驻南方沟村。工作队深入到村民家中走访,了解真实情况,理清工作思路,紧密依靠苟堂镇党委政府,从健全和整顿两委班子入手,化解各方矛盾,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把精准扶贫和办好惠民实事作为工作重心,全方位探索南方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年来,共修建扶贫路3.5公里;架自来水管8000多米,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建大棚4200平方米,种植中药材300多亩;整修村部150平方米,配置了空调、电脑、桌椅等办公用品;新建农民书屋,藏书1000册;新建并美化村卫生所和村史文化墙。
引进河南中歧黄药业有限公司、河南创美责任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安置贫困户就业。八十七户贫困户有八十一户实现脱贫,成为新密市扶贫工作的一面旗帜。河南省省委常委、郑州市市委书记马懿在调研南沟村精准扶贫工作时,对新密市国资办扶贫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新密市委副书记程洋在苟堂镇南方沟村调研扶贫工作
新密市财政局常务副局长、国资办主任崔皓哲告诉笔者:我们进驻以后经全方位了解村里情况,制定了打文化牌子、挖史上方子、求脱贫路子的精准扶贫策略。
打文化牌子,说的是南方沟村在历史上是岐黄文化发源地,黄帝内经的源头,是中医中药文化和养生文化的祖根地。因此,打响岐黄文化这张牌是我们必须做的。
挖史上方子,就是挖掘、抢救、整理岐伯给黄帝治病的名方验方。5000年前在岐伯山生长的金银花、白芨、射干、金花葵等几十味名贵中药重新种植。
求脱贫路子,我们首先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同时注重精神扶贫,建起了藏书1000册的农民书屋和村史文化墙。村容村貌改变了,村民素质得以提升,精神文明逐步建立起来。其次,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建设,积极争取农业开发项目。我们和引进的两家公司合作,利用大棚和林下种植了300多亩的名贵中药材。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采取支部十合作社十贫困户的方法,一组一策,一户一法。有养殖技术的搞养殖,有种植技术的搞种植,没有一技之长的到公司打工。
最为重要的是为了彻底解决南方沟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现南方沟村彻底脱贫致富,我们先后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到南方沟村体验考察,为南方沟村发展把脉,献言献策,并做出顶层设计,最终确立了以"寻根歧黄文化,探访养生奥秘"为主题的文旅扶贫新路子。
南方沟村村支部书记、主任张金奎说:四年前,我们村还是郑州市级的贫困村,水、电、路长期困扰着全村的发展。自从市国资办扶贫队进驻以后,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电、路通了,20多户贫困户搬出深山,住进新房;扶贫队又帮我们引进了两家公司,流转500多亩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中草药,贫困村民有活干,每个月都能领到工资。对国资办扶贫队的付出,我们全体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永远感谢!感恩!
河南中岐黄医药公司董事长郑旭耀说:在国资办崔主任再三邀请下,我来到南方沟村,当看到岐伯墓和岐伯山时,我突然找到了岐黄文化的源头,找到了黄帝内经的源头。因此我决定在此投资,流转土地大面积种植中药材,力争和南方沟村民一道把歧黄文化、中医中药文化,发扬光大,传承下去。为南方沟村民早日脱贫致富,为新密岐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