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百融金服副总裁赵子渌受邀出席由中央财经大学、零壹财经联合举办的"中国金融科技创想峰会暨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论坛",并在“金融与新金融的相互融合与共赢”圆桌论坛上与北航金融系主任赵尚梅和来自MinTec、维信金科副总经理于瑞、玖信、久易供应链、鹏元数据的高管就传统金融和新金融的结合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金融和传统金融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赵子渌认为,“新金融刚出现的时候大家喊‘颠覆’,但是传统金融的使命和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被颠覆或者取代。长期来看,新金融与传统金融将会互相借鉴融合、在融合中创新。”
传统金融机构由于其自身的体制、政策和定位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在面对当前的大数据时代时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以不少农商行为例,这些快速发展的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渴望拥抱互联网、希望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开辟一片新的天地,但是面对大数据和拓展新业务的时候却有种“无力感”,不知从何下手。反观新金融企业,由于对市场的定位非常准确并借助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正在快速抢占传统金融机构原有的市场份额。
“科技是让传统金融和新金融加速融合的桥梁与纽带”,赵子渌指出。通过科技赋能,“真正把新技术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中,而不是就技术论技术。通过结合大数据,让科技发挥更大的价值”。传统的金融通过Fintech拓展其新金融业务,顺利实现传统金融的转型升级,而新金融企业则需要Techfin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保证业务合规,风控为先的情况下,不断开疆拓土。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科技的急速前行,让小额分散的消费金融模式也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潜力广阔的消费金融市场,不仅是新金融公司争相抢食的领地,也是传统金融机构争取的蛋糕。要想突出重围,破局关键在于科技,赵子渌指出。大数据深度分析运用、智能风控技术提升将有效地帮助各家机构解决服务成本、服务效率、风险防控等问题,促进消费金融行业的进一步繁荣。
作为国内领先的大数据应用平台,百融金服在智能风控和精准营销领域有着绝对优势,开发出了覆盖消费金融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赵子渌介绍。随着消费金融进入下半场,强监管成为常态,百融金服研发出了线上+本地的“混合云”部署方案,并组建了本地化产品交付的团队,解决客户自身对外部各种资源和新技术,进行接收、转化、赋能,并最终转化为业务价值的难题。赵子渌做了一个比喻,“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就像我们身体的成长,身体外部的可利用资源很多,养分充足,但最终需要身体内部的器官去消化吸收,吸取精华、排除糟粕,这样一个往复运化的过程,是自身健康成长的关键。而百融金服不仅仅提供给金融机构富有营养的资源,更能够帮助他们构建完善自身的吸收消化功能器官,使机体达到一个健康可持续成长的状态。这也是百融金服对客户定制化服务价值的综合体现。”
百融金服推出的“混合云”具有三大特色:围绕业务、围绕风控、围绕数据。基于这三个特色,我们能够为客户构建信贷业务平台产品体系、可以为客户搭建信贷风控平台产品体系,并且还能在风险管理和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帮助客户把内外部数据沉淀下来,将大数据资源真正变成客户的大数据资产,反哺业务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赵子渌以百融金融为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开发的混合云为例,“这套为客户定制化开发的信贷风控体系包含了贷前申请的反欺诈、信用申请评分、贷后AI智能催收、风险数据集市等几大模块,覆盖了客户信贷业务的整个生命周期,”赵子渌介绍,“我们不仅帮助客户构建了本地的风险管理系统,而且让客户的数据真正沉淀下来,变成了自己核心的资产,并能不断丰满大数据维度,提升大数据价值密度,这对客户未来的产品创新设计也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他强调。
针对消费金融行业普遍存在的资金供需两端匹配程度较低的问题,百融金服的榕树平台应运而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C端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体验,并深度赋能B端金融机构,把合适的金融产品推荐给合适的人。“这个平台具有目前市场上其他平台所没有的四个特点,”赵子渌指出,“一是风险前置的营销。我们不是把所有的客户放到一块做营销,而是经过百融金服特有的白名单产品提前判断哪些是优质客户、哪些存在潜在风险,让营销更精准,风险更加可控;二是“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我们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帮助客户实现精准的产品匹配,比如说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只有5000块钱的贷款需求,并不需要10万以上的产品,如果把所有的产品都呈现给他,无疑是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三是精准的广告投放。百融金服的平台广告策略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广撒网’,而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筛选出特定的人群进行‘重点捞鱼’,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投放,极大地提高了广告投放的转化率;四是平台的开放性。榕树不仅是一个撮合平台,还是一个产品创新平台。百融金服基于对客户的理解、对行业的理解、对业务的理解,与客户共同设计开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今年6月,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就与百融金融携手发布了光大榕树联名信用卡。”
针对消费金融的贷后资产管理需求,百融金服也研发了多种大数据应用工具。其中,百融金服人工智能金融实验室开发的“百小融”智能机器人,具有上下文理解、情感分析等功能,能够与客户进行多轮的对话,并在对话中识别客户的打断问题,及时做出反馈,准确流畅地与用户进行交互,回款率可达到人工催收的90%,极大降低了人工的催收成本,提高了贷后资产管理效率。
未来,百融金服将不断提高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风控能力,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用科技推动新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为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而努力。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