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9日消息(记者杨博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作出批复。昨天(28日)上午,北京市召开总体规划实施动员和部署大会,动员部署批复精神,推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未来20年,北京将如何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建设和谐宜居之都,又有哪些期待?
批复中指出:北京城市的规划发展建设,要深刻把握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履行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基本职责。
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陈吉宁: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明确首都发展要义,坚持首善标准,着力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做到服务保障能力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与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
批复中强调,北京要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为提升首都功能、提升发展水平腾出空间;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陈吉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切实减重、减负、减量发展,实施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2035年减少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要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
批复中还指出,要科学配置资源要素,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进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加强老城和“三山五园”整体保护,老城不能再拆。
着力治理“大城市病”;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首都安全保障;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王蒙徽指出,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对推进规划改革具有示范意义。
王蒙徽: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密对接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长远发展,注重减量集约,注重生态保护,注重多规合一,符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
北京市委书记、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蔡奇表示,这一规划关系到首都的未来,落实好这版规划,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蔡奇:必须看到,这一版规划的实施,关系到首都的未来,规划期到2035年,近期到2020年,愿景展望到2050年,2020年首都是什么样?到2035年再到2050年,首都又是什么样,与总体规划的实施直接相关。
北京市京津冀协同产业研究课题组组长张一平认为,批复当中首先明确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
张一平:首都要建成什么样子和怎样去建设?从今天起就要按照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具有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这样的理念去建设。那当然就要把首都建设好,又要解决都和城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个首都的所在地和这个城市的管理,城市的规划,城市的经营也要结合起来,并且在今天也要同时解决舍与得的关系,要有所舍得,并且还要在疏解和提升上面,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突出的就是要表现北京的核心的定位就是“四个中心”。
对于批复中提到的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实施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双控的目标,张一平表示,就是要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
张一平:也就是说不能继续再以摊大饼这样的方式来发展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了,而是要在这三条红线上有绝对的保障,实际上是说再现有的基础上,还要把应有的这些产业布局、社会各项事业都要同时完成好,这个也是非常艰巨的一个任务。
而批复中强调的,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构建涵盖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也受到广泛关注。张一平表示,这正是凸显北京历史文化价值的体现。
张一平:特别有一句话,大家可能挺深刻,叫老城不能再拆了,也就是要把他古老城市的文化、建筑风格要继续保持,叫做修旧如旧,进行恢复性的修建,这样就真正表现北京这样一个几千年文明,几千年建城史的这样一个城市风貌。
在张一平看来,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国内其他大城市的未来规划,都将起到示范的作用。
张一平: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对20年后的北京,将是什么样的一个样子一步一步的去实现它?当然,又是与我们国家的两个100年目标直接结合,同时,认为这个规划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且在整体的批复中既有高度,又有长远,并且还非常接地气,直接结合北京的实际;同时这个总体规划,对于我们全国其他大的城市将要进行的总体规划,都将有示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