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4日,正在沙特访问的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通过视频突然宣布辞去总理职务。他18日抵达法国巴黎,并确定将于22日黎巴嫩独立日当天返回贝鲁特。
黎巴嫩宗教派系复杂,曾爆发惨烈内战。分析人士认为,萨阿德·哈里里“闪辞”将打破黎巴嫩政局脆弱的平衡,不过,从黎国内、地区国家及国际社会的表态看,黎再次爆发大规模内乱的可能性不大。
“闪辞”风波目前仍在持续发酵。近年来原本在中东多国局势动荡中相对超脱的黎巴嫩,因这起事件被推到中东政治舞台的聚光灯下,各方担心黎巴嫩可能成为地区大国角力的“牺牲品”。
沙特与哈里里家族来往密切。2005年,萨阿德·哈里里的父亲、时任黎总理的拉菲克·哈里里遇刺身亡。沙特此后在政治领域给予哈里里家族大力支持,萨阿德·哈里里领导的“未来阵线”为首的政治阵营成为黎国内制衡受伊朗支持的真主党的重要力量。
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地区政治平衡被打破,曾与伊朗抗衡的萨达姆政权不复存在,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这是中东地区大国沙特不愿看到的。
分析人士指出,沙特、伊朗两国在叙利亚、也门等危机中分歧严重。在中东地区角力博弈中,伊朗占得上风,沙特希望在黎巴嫩危机中看到受伊朗支持的真主党遭打压,以弥补其在叙利亚、也门的战略损失。
沙特近来不断展现对伊朗的强硬立场,在也门危机中持续发力,借口卡塔尔倒向伊朗等理由与卡塔尔断交并对其实施制裁。眼下,沙特又在黎巴嫩危机中施加影响。这是想通过频繁外交动作,重建其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
也有阿拉伯国家媒体称,沙特希望扶持萨阿德·哈里里其他兄弟来取代他在黎巴嫩国内的政治地位,但真主党在黎影响力大,无论是哈里里还是他人,都无法强力压制真主党力量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沙特有能力搅动黎巴嫩政局,但其影响力有限。
对这次政治危机,包括真主党在内的黎巴嫩国内各派表现出罕见的“一致对外”立场,敦促哈里里先回国,黎总统米歇尔·奥恩也希望哈里里能够回国当面说明情况,随后再决定是否接受辞呈。
地区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纷纷表示不希望黎巴嫩危机持续。在真主党势力稳固且逐步扩张的情况下,黎巴嫩局势动荡不符合伊朗的战略利益;饱受动荡之苦的其他中东国家不愿本地区出现新的动荡;而欧洲国家担心黎局势恶化引发新一轮难民危机冲击欧洲社会。
新华社记者 王储 胡冠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新闻链接
黎巴嫩危机发酵 沙特召回驻德大使
据新华社电 围绕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辞职风波,毗邻中东的欧洲不愿坐视。法国积极介入,德国也密切关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德国外交部长有关黎巴嫩的一番言论惹恼了沙特阿拉伯,以致沙特18日突然宣布召回驻德大使。
沙特外交部18日表示,沙特已召回驻德国大使,就德国外交部长西格马·加布里尔会见黎巴嫩外交部长吉卜兰·巴西勒时的某些言论征询大使意见。此外,沙特方面打算向德国驻沙特大使提交一份抗议书。
沙特外交部描述加布里尔有关黎巴嫩政治危机的言论“令人不可容忍、不公正”,但没有详细说明是对哪些表述不满。
据一些媒体报道,加布里尔呼吁中东各国不要胡乱插手黎巴嫩局势,让黎巴嫩自主决定命运。德国外交部网站披露,加布里尔对来访的巴西勒说:“德国坚定站在黎巴嫩一边……中东民众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一个新的动荡地区。”
沙特通讯社援引沙特外交部的声明报道:“沙特对这些言论感到惊讶,并且难以赞同。我们认为这些言论缺乏方向、基于失实信息,因此无助于促进地区稳定。”
哈里里本月4日在沙特访问时突然宣布辞职。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随后表示,不接受哈里里辞职,只有哈里里回国当面说明情况后,他才会决定是否接受辞呈。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