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银杏泛黄,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银杏季。10月26日,汉阳陵第四季“金秋踏古”系列教育活动月正式启动。本次“金秋踏古”系列教育活动月为期一个月,通过10余场主题教育活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知识。
10月26日晚上,“金秋踏古”系列教育活动月的首场活动“盛世汉风礼乐共鉴”汉阳陵博物馆之夜活动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举办。陕西省文物局机关及直属单位负责人,西安市、咸阳市主要文博单位负责人,学校和博物馆志愿者代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陕西省外商投资企业负责人,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区内文化、科技企业负责人以及新闻媒体等100余人参加此项活动。活动中,古琴演奏、汉赋朗诵、汉学讲坛、汉礼表演、汉服时尚走秀等节目先后登台亮相,精彩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金秋踏古”系列教育活动月期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还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公众举办不同主题的特色教育活动。
“大型风筝放飞表演”活动,由陕西省民俗体育协会-风筝专项委员会的专业人员,在汉阳陵将表演传统风筝、盘旋类风筝、软体风筝、运动风筝等形态各异、不同类别的风筝放飞技艺。
“小记者访阳陵”活动,组织西安科技报小记者走进汉阳陵,通过参观博物馆,穿汉服习汉礼,银杏叶“书画”创作,银杏林创意自拍等环节,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探寻最美秋色。
“学汉学沐先贤卷香,穿汉服承汉礼文化”主题研学活动是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研学教育课程,以写毛笔字,穿汉服、行汉礼,参观博物馆,品尝汉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汉代历史文化、汉服演变过程、汉代礼仪等知识以及练习毛笔字技巧,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和沟通、创新、合作与辩证思维的素养。
“互联网+银杏”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发布银杏科普知识,系统介绍银杏的形态特点、主要价值、产地环境等,加深公众对这种植物的了解。
“互联网+24节气”有奖问答活动,将在立冬和小雪两个节气当天,通过官微开展有奖问答,介绍两个节气习俗,气候特点,公布竞答题目。
“金色童年”进校园教育活动,由教育员走进阳陵小学、泾渭学校开展“银杏主题课”活动,讲授银杏科普知识,引导学生体验树叶拼接。
“金黄色的星空”主题教育活动,邀请自闭症儿童走进考古遗址公园,走进银杏林,读诗诵赋,做手工。
《瓦当文字库》和《姗姗动漫IP形象》两个国家文物局2017年度“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阶段性结项成果展将在银杏林内举办。《瓦当文字字库》项目是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新丝路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项目,主要通过对汉代瓦当背后历史IP的挖掘与展现,从文化内核出发,深度挖掘和多方考证,再运用数字化形式对瓦当文化进行充分表达,以及对博物馆进行文创产品开发做出基础性工作。目前,已开发相关文字字库1种、汉字文化线上课程1套、汉字文物数字展览。本次展览内容包括整体项目介绍、数据库编制计划、《瓦当说》二维动画制作过程以及15件AR数字产品成果展示。《姗姗动漫IP形象》项目是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的项目。以汉阳陵出土的珍贵文物塑衣式彩绘跽坐女俑,创作出卡通形象“姗姗”。目前已完成《姗姗有礼》系列丛书、书签、桌游、打卡贴纸、表情包等文创产品,希望可爱而友善的“姗姗”,传递中华传统礼仪,培养孩子懂礼、感恩、好学、上进的品格。本次展览将展出相关产品。
“非遗传承人刘慧霞剪纸展演”活动,将展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剪纸传承人刘慧霞老师和她学生的优秀作品外,还将现场表演剪纸技艺,游客也可以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剪出自己的剪纸作品。
“穿汉服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