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逐梦青山绿水间
2018-10-25 14:05:36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实验室

洪泽湖采样现场

大气采样现场

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面对发展中的生态保护问题,始终以“先行者”的姿态,大胆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理念,因地制宜推动环境监测事业。

风动楼钟飘上界,月明船笛起中流。十月的白马湖,碧波荡漾,丹桂花开。从白马湖到洪泽湖,从古淮河到里运河,淮安这座浮在水上的城市,勾勒出一幅娇艳秀丽的壮美画卷……

淮安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于1978年。40年的变迁,让淮安环境监测中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逐梦青山绿水间,励精图治、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一路乘风破浪,环境监测机构设置逐步完善,队伍不断壮大,环境监测网络越织越密,监测能力显著提高。

领导关怀

环境监测工作步步上台阶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事关淮安发展大局的主要工作之一。”今年8月2日,江苏省环保厅负责人一行来到淮安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时,淮安市委主要负责人这样回应。

淮安地处苏北经济腹地中心,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贯穿南北,是苏北水陆交通枢纽,水系十分发达,生态环境敏感,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尤为重要。

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自建设以来,淮安市始终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环境监测的标准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系统解决了各级监测站的人员编制和经费。

淮安市有关领导提出,“不管有多大困难,也要把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搞上去。”在国家和省市环保部门的支持下,淮安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仪器设备迅速摆脱落后面貌。江苏省环保厅领导、淮安市环保局历任局长也多次过问环境监测工作,从监测能力建设上给予大力关心和支持。

加大投入

环境监测能力不断提升

“我们中心成立之初,外出监测时用的提篮,后来演变成木箱,再从木箱换成铁箱,逐步发展为如今轻便规范的现代化监测仪器专用便携箱,这里面所承载的环境监测设备,也是日新月异不断提档升级。”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自豪地说,40年来,实验室从无到有。如今,中心建有中心分析室、水环境监测室(饮用水源环境监测室)、大气物理监测室、生态监测室等5个实验室。

中心为加强应变能力,现配置大气、水等环境应急监测车辆9辆。监测手段也由当年手工单一监测演变为加密监测、在线监测、飞行监测。监测工作可以说更精准、更省时、更科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环境监测能力的水平与监测仪器是否先进、人员素质是否优秀密不可分。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自运行以来,不断加大软、硬件的投入,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硬件投入不断加大,监测能力飞跃提升。

1993年,淮安环境监测中心通过计量认证;1994年被省环保局授予“优质实验室”称号;1996年起开展标准化站建设;1999年,中心首批通过省环保厅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建成了江苏省标准监测站。

早在江苏省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达现代化建设方案之前,淮安就对现代化建设进行积极探索,重点提升环境监测监控能力。淮安市区在2001年初实现空气自动监测,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及预报;中心站2002年装备了一台气相色谱仪、一台气质联用仪和一台流动注射仪,提升了有机污染物监测能力。

2002年,中心通过ISO17025实验室认可,监测能力达到包括食品和土壤在内的7大类243项,现已达到270多项。在江苏省现代化建设方案颁布后,淮安市环保局及时制定了淮安市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

2003年起,中心开展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成立内设机构环境信息中心,并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中心2005年除装备GC-MS和流动注射外,还新增两台高效液相和一台固相萃取仪,建成专业化生物生态监测实验室,并开展水质自动监测。

2007年,中心新增一台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苏码罐大气采样及处理系统,建成包括应急监测、快速监测仪器、防护装备、通信设备及信息处理软件一体化的应急监测系统。2008年,中心扩建了实验大楼。

中心对淮安市的环境空气、地表水水质监测点位进行优化调整,花大力气建设淮安市大气、水质自动监测网络,目前拥有环境空气5个国控自动监测站点、4个省控自动监测站点、5个市控自动监测站点,承担的例行监测有16个国控水污染源、12个国控废气污染源、12个污水处理厂,并坚持每季度监测一次,其他非国控污染源每半年监测一次;4个断面饮用水源自2010年以来坚持每天一次监测;37个地表水断面环境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监测;实现了中心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网络发布和对全市重点污染企业废水、废气的实时监控。

招贤纳士

强化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淮安环境监测中心更注重对“软件”的投入,强化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专业人员覆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化学化工、生物生态、大气物理、自动控制、声学、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档案管理、会计学等专业类别。

2004年,中心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专业人员,先后有20多人次专业技术人员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培训。

40年来,中心累计约800多人次参加国家、省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中心与淮阴工学院等高校合作,建立了长期的人才交流培养机制,确保了科研人才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中心监测技术人员平均每年在省级以上科技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有多篇论文被评为省环境监测优秀论文一等奖和市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2016年,中心人员相继参加环境保护部标样研究所及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及质控样考核共计17项次,满意率为100%。

2017年,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水中有机氯农药、土壤中重金属等8项能力验证考核。目前,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已成为设备精巧、人才集聚的区域性环境监测权威组织。

未雨绸缪

环境监测应急能力显著增强

2005年,松花江发生污染事故,淮安环境监测中心大气物理室主任丁清波作为江苏省应急专家组成员紧急飞赴第一线,持续一个月每天24小时连续监测,得到中俄双方专家的肯定,获环保部嘉奖。

中心在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上始终做到思想高度重视,警钟长鸣,面对意外发生污染事件中心就会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妥善处置,应急监测工作成绩显著。

淮安市地处淮河下游和苏北交通枢纽,淮河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污染事故发生,严重威胁洪泽湖的生态安全,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中心的“绿色卫士”们在淮河水质预警监测工作中,长期保持和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及时掌握淮河上游水情水质情况;加强与省监测中心联系,以便必要时得到指导和支持。

当淮河干流污水团还未进入淮安市境内,中心即跟踪取样、分析,及时掌握污水团的动态和污染状况。同时充分发挥沿淮各县监测站和盱眙水质自动站的作用,盱眙水质自动站由平时4小时监测一次加密到1小时监测一次,洪泽区监测站在淮河入湖口布设监测哨,金湖县监测站对入江水道进行加密监测。

中心每天不间断地对洪泽湖和饮用水源进行监测,形成了严密的监测网络,确保对污染动态的有效监控。在做好淮河预警监测工作的同时,中心通过对洪泽湖湖泊机理的研究,提出:在污水进入洪泽湖时,关闭其他通道,打开三河闸,让污水从洪泽湖南侧快速通过,主湖区水质得到保护。这一建议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采纳,在2004年和2005年淮河流域特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避免洪泽湖生态灾难,减少损失,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2005年“3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