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地处苏鲁交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地域经济发展迅速,2017年,新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4.26亿元,增长8.6%,特别是一些重点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首次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在全国“百强县”位次升至63位。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非法集资案件、问题小区、群体性信访事项”三大类历史遗留问题,矛盾积累时间长、牵扯面广、影响力大,但它如同“定时炸弹”,如果久拖不决,就会小事拖大、易事拖难,将严重影响稳定,阻碍发展。
对待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不回避、不推托,紧紧围绕“事要解决”这一核心,大力践行“三点一链”工作法,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攻坚突破,以“解疙瘩”的方法一项一项化解矛盾纠纷,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一件推动问题解决,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以实打实的工作成效换来群众的“得”和“爽”。今年以来,新沂进京访、到省访数量同比分别下降38%和55.5%,目前信访工作走在徐州市前列,彻底扭转落后被动局面;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别达到96.5%、94%。
一、奔着“痛点”去,着力解开风险防控上的“疙瘩”。非法集资案件、问题小区、群体性信访事项“三大类”历史遗留问题,是影响新沂社会稳定的最大“痛点”,也是风险防控最难啃的“硬骨头”。对此,我们强化系统思维,将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实施的“363”重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遗留问题攻坚行动”,通过一年左右时间,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了结一批长期积累的信访案件,集中化解一批不稳定因素,为新沂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强化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痛点”和“风险点”,细而又细、实而又实地摸排出三大类99个遗留问题,深入了解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认真查找政策变更的依据,广泛听取群众的想法与建议,并逐一建档立卡、明确责任、落实见底,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盯准“堵点”疏,着力解开利益诉求上的“疙瘩”。遗留问题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实现稳控、化解和解决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既不能操之过急,导致矛盾激化;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我们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实事求是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一是换位思考,寻求最大“公约数”。坚持从群众利益角度出发,主动走进利益群体中间,真正搞清楚大家的诉求是什么、怕什么、盼什么,千方百计寻求化解矛盾的“平衡点”,切实做到“疏通渠道、求同存异、平息怨气”,为解开利益群体思想上的“疙瘩”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长达7年之久的永恒非法集资案,涉及金额大、人数多,加之债权人诉求杂、要求高,给案件处置带来了诸多障碍。在处置这一案件时,我们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一手抓利益群体稳定,通过沟通协调,引导成立债权人代表委员会,共同商议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路径,帮助做好广大债权人的思想工作,促进利益群体平稳可控;一手抓资产债务清算,做到“二见底一公开”,即资产核查见底、债权债务见底、处置工作全程公开,促进案件处置有序开展。目前,永恒非法集资案处置工作接近尾声,已帮助千余名债权人挽回经济损失7.7亿元,彻底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闹心事”。截至目前,全市32起非法集资案件已处置完成12起,10起案件将在9月底前完成结案,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所有案件处置工作。
二是化繁为简,找准问题“切入口”。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实践中,我们盯着问题“找钥匙”,在环环相连、盘根错节的矛盾中,寻根溯源、抓住关键,以简驭繁、精准切入,使得一批问题“迎刃而解”。我市重点信访积案“马陵山第一街区”存在工程违规、一房多卖、房屋侵占等问题,案情复杂,矛盾重重,小区业主、承建商及材料供应商等群体的利益诉求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群众上访不断。为化解这一“老大难”信访件,我们创新工作方法,“抽丝剥茧”、直达本源,不在“圈外打转转”,牢牢抓住“房屋所有权”核心关键,核查厘清相关债权债务关系,明确房屋交易的合法性,并以掌握的违法违规线索为突破口,刑事拘留2人,案件处置工作呈现出“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良好局面。目前,这项工作进展顺利,105户购房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群众的“差评”变成了“点赞”,长期信访群体得到了平息。据统计,全市45件群体性信访事项,经过努力已经成功化解42件,年底前将全部化解到位。
三是综合施策,打好处置“组合拳”。全市共有22个遗留问题小区,涉及11550户居民。这些小区房龄大多在十年以上,当时由于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特定的历史条件以及未能按时缴纳税款、无法开具不动产票据等原因,住户房屋不动产权证一直未办理,且部分小区仍在使用“临时用电”,给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形成较为突出的信访问题。面对这一客观事实,我们创新思路办法,因地制宜运用各种手段,同步同向发力,打出“组合拳”,有效破解了多年未能解决的“顽疾”。充分运用好行政手段,全面核查梳理问题小区相关信息,召集产权办证单位、税务部门研究会办,并开设绿色通道,集中精力解决小区手续不完备问题;充分运用好经济手段,通过财政奖返、费用减免等途径,着力解决欠缴税费问题;充分运用好法律手段,公检法强势介入,依法追缴开发商资产,监管部门从严处罚未通过工程验收擅自上房违规行为,着力解决资金问题;充分运用联合会办手段,共同商议解决小区消防和供电新老规范冲突问题。通过这些有效手段,既打通了问题的“症结”,也解开了百姓的“心结”。目前,全市22个遗留问题小区已有19个得到基本解决,其中4500户居民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动产权证。
三、突破“重点”推,着力解开发展稳定上的“疙瘩”。坚持运用重点突破的方法论,找准问题的关键和“节骨眼”所在,突出抓好具有撬动性的事项,对症下药、精准发力,以重点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问题的解决。
一方面,坚持“纲举目张”,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突破。我市非法集资案件中共涉及烂尾楼盘9个,这些楼盘的存在不仅影响城市形象、造成资源巨大浪费,也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在处置这类遗留问题时,我们抓住楼盘续建这个核心,想尽一切办法做好债权人和购房者的疏导工作,利用一切手段寻找综合实力强的房地产企业,加快推进楼盘续建工作。目前,全市已有4个烂尾楼盘续建完工,多年来难以处置的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取得了“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
另一方面,坚持“举一反三”,以局部治理促进全局治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固然重要,反思问题同样重要。通过对“三大类”历史遗留问题根源的深入剖析,我们总结发现了导致产生遗留问题的“五大成因”,即行政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化解不及时、处置机制不健全、法治意识不强。针对这些问题成因,我们按照“不添新乱、不留后患”的原则,举一反三、抓实整改,坚决堵塞漏洞、消除盲点,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四、压实“责任链”,着力解开工作作风上的“疙瘩”。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白忙。在推进问题解决中,我们创新实施“三个一”工作机制,扣紧压实责任,全程跟踪、对账销号,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衔接、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有效传导压力,激发工作动力,打造了一支“敢打硬仗”“善啃硬骨头”的干部队伍。
一是领导包挂“一抓到底”。领导干部是工作的风向标,领导抓工作、促落实的力度,对工作的实际成效将起到直接影响。对此,我们实行了“领导包案、限时办结”制度,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原则,定领导、定部门、定时间、定奖惩,把任务落实到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推动各级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形成了抓好工作的“强磁场”、汇聚了解决问题的强大合力。
二是专人专班“一担到底”。探索成立了遗留问题处置工作专班,从相关部门抽调30多名业务骨干,实行“AB角”工作制,A角人员为各部门分管领导,B角人员为具体业务骨干,工作过程中A、B岗位要确保至少有一人参与工作。同时,在工作推进中,我们建立了“1+3+N”工作模式,即每个案件由一个工作组负责,工作组由1名组长、公检法3人小组和若干个具体业务小组组成,通过专人专班的跟踪处置,有效提升了遗留问题处置的专业化水平和工作精准度。同时,强化处置过程管控,从任务安排到整改进展、最后结果,每个环节都全过程详细记录,落细落小、见事见人,确保每个事项都有一个负责任的交待和结果。
三是全程跟进“一督到底”。实行“月汇总、月通报”制度,动态跟踪掌握处置工作进度;强化督查问效,通过现场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持续对处置工作的各个环节开展督促检查,切实做到化解遗留问题进行到哪里,督查考核就跟进到哪里。结合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由纪委监委和组织部门全程派员参与监督遗留问题化解,对阻碍处置的部门,及时约谈提醒;对处置不当引发问题的责任人,坚决予以问责。同时,为了让广大干部心无旁骛投身遗留问题处置工作,我们积极建立并用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鼓励引导广大干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面对遗留问题时不退缩、敢担当,全力以赴把当前面临的问题解决在当下,把历史遗留矛盾变成“历史”,交出一份群众真正满意的答卷。
作者:中共新沂市委书记 高山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