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根植环保理念 内蒙古乌海重现碧水蓝天
2018-10-23 17:30:35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深秋的内蒙古已是阵阵寒意,但在乌海市海勃湾区的各大小区,市民的家里却温暖如春。本应10月15日才到供暖的时候,市民却提前两天就感受到了那份熟悉的暖意。这要归功于京能(控股)集团京海电厂的热交换项目。

京海电厂引入城市供热管网,用煤矿和洗煤厂洗选的煤矸石发电,产生的热能加热来自管网的冷却水,再由分散在城区的加压站将供热热源输送到千家万户。京海电厂担负着乌海市60%的代供热职责,主城区三分之二的家庭享受着京海电厂冬季的温暖。

每年的城市代供热只是京海电厂注重民生体现社会责任的一部分。超低排放才是京海电厂在环保领域的一大亮点。乌海曾经是内蒙古能源富集区,煤炭伴生的煤矸石过去一直是煤炭行业处理的难题,京海电厂正是充分利用这一废弃资源进行发电。2017年京海电厂投资1.5亿元完成了内蒙古及乌海市第一家超低排放改造,两次脱硫、脱硝和两次除尘技术,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

行进在京海电厂厂区,偶尔能看见运送物料的卡车和带着安全帽走动的工人,电厂常见的粉尘烟气在这里不见踪影,若不是听见机器运转的声音,真让人以为身处一个停产的状态。

“这里距黄河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本应采用水冷技术,但企业在建设初期就始终将环保放在首位,两座空冷岛保证了乌海的碧水蓝天。”安监部李虎说起京海电厂的超前环保理念颇为得意。“3万多平米的密闭物料仓能一次性储存9万吨煤矸石和燃煤,相当于装满1300辆卡车。”

如果说京海电厂的超低排放引领着乌海环保的航标,德晟煤焦化有限公司在打造“绿色工厂”中不得不说是焦化领域的样板。

碗口粗的钻天杨成片笔直的矗立在德晟厂区周围。“地下全是石头,在这里种活一棵树的难度真的很大!”负责生产的副总姚春喜感叹“为了保证成活率,厂区内所有树木花草全部责任到人,我们总经理还认养了20几棵杨树呢。”每一棵杨树、每一片草坪对应的区域都有一块标识牌,上面标注着养护人的编号。

“我们还有自己的蔬菜大棚呢,我带你们去参观一下。”姚春喜说着随手拿起安全帽戴在头上。当问及去大棚还用带安全帽时,姚春喜憨厚地一笑说“习惯了。”正是这种率先垂范的作用,德晟煤焦化有限公司自上而下在环保、安全方面的意识已经深入每一个德晟人的心中。

“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封闭式物料仓建设”、“炉头烟无组织排放”治理,德晟煤焦化有限公司3年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环保设施的改造。在企业利益至上的现今,环保实施巨量资金的投入势必提高企业的成本,减少企业的利润。为此总经理张继先坦言,“安全是给自己做的,环保是给子孙做的!企业在逐利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就在几天前乌海市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脱贫攻坚在行动”的全国扶贫日活动上,张继先站在了荣誉的领奖台。扶贫济困、德善公益,德晟煤焦化有限公司每年累计向社会捐助1500万元资金。

乌海正是有了这些负责任、敢担当的企业,才加快了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为了守护这一片久违的“乌海蓝”,他们一直在努力着。

穿境而过的黄河孕育了乌海的一方百姓。通过环保理念的根植和环保治理的加强,乌海也逐步摘下了“黑帽子”,每到黄昏市民和各地游客总会流连在乌海湖畔,尽享“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水天一色的壮美。(作者:伍松)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