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组图 | 探访问津书院——中国最早的“大学”
2018-11-30 16:00:40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问津书院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因《论语》中孔子周游列国至楚国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典故而得名。图为问津书院 央广网记者方永磊摄

  央广网武汉11月30日消息(记者方永磊)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正在进行,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及地方媒体记者走进问津书院,近距离感受书院文化的深刻内涵。据记载,公元前164年,汉文帝立刘安为淮南王,立都六安,邾县(今新洲区)为属地。其时,当地百姓在孔子山附近耕地时,掘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碑刻。刘安命在石碑发掘地建亭修庙,设私学祭孔并征召学士在此讲学、著书立说。中国最古老的“大学”由此诞生。图为问津书院 央广网记者方永磊摄

  问津书院始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孕育元、明、清三朝鄂东文人的摇篮。图为问津书院 央广网记者方永磊摄

  据《问津书院志》载,西汉淮南王刘安辖封邾城时,邑民耕地掘出一块刻有“孔子使子路问津处”八个秦隶大字的石碑。刘安得知此事,命在掘碑处建亭立碑,勘地修庙,以祀纪念。于庙内置设学堂,徵招伏生、申公、夏侯、戴德、欧阳生等名儒学士,住庙讲学,著书立说。开创中国古代庙学之先河。图为问津书院 央广网记者方永磊摄

  唐会昌二年(842年),杜牧任黄州刺使,改孔庙为“文宣庙”,于庙中设学堂教化士民。史载其“立庙先圣,兴学教士,一时家循孔教,人诵儒书”。杜牧亲莅讲学,远近弟子数百人听教,其庙学发展到兴盛时期。图为问津书院 央广网记者方永磊摄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