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原创舞台剧《我的青春在西南联大》在京首演
2018-11-30 09:33:25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原创舞台剧《到大西南去—我的青春在西南联大》28日晚在京首演,再现这一中国教育史上的“高光”时刻。

  日军南侵,偌大的华北放不下一张书桌。北大、清华、南开合并组建临时大学,南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继而又迁至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在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办教育,传承文化火种,谱写出中国教育史上的璀璨华章。《到大西南去—我的青春在西南联大》以抗战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南迁为主线,讲述了几位主人公为了保存中华文化和教育命脉而与军人、土匪发生矛盾冲突,最终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剧照 钟欣 摄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这是冯友兰先生所作的西南联大校歌中的一段歌词。歌词中的“辞宫阙、驻衡湘、在山城”构成了这部话剧的三幕。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黄凯担当该话剧导演,他希望通过回顾西南联大历史,凸显其现实意义。

  该剧以“诗”连接过去和现代,构建了一个现代人的梦境,现实空间和历史空间不断穿插,剧中所有演员一直在舞台上,其中“小川”“老山”同台不断就梦境中的故事发表现代人的思考。导演黄凯表示,通过舞台剧特有的叙述方式,为观众讲述一个“连接了历史与现在,混淆了梦境与现实”的故事。”

剧照 钟欣 摄

  首演之后的专家座谈会上,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龙吟说,大学校舍被炸了,但是人才还在。就是这样一种延续文脉的精神,支撑着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师生踏上了到大西南去的征途,这部话剧传达了这样的思想。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认为,这部话剧采用穿越的手法,让今天的大学生与抗战时期大学生对话,引发思考:让我们看到,那个年代三校师生如何穿山越岭、维系中华民族文脉、坚守自己的理想操守、辗转来到大西南,这部话剧重要的是体现了“西南联大仍然是今天年轻人文明的种子,理想的憧憬”。

  据悉,原创舞台剧《到大西南去—我的青春在西南联大》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师范大学、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和华侨城·云南文投集团联合出品,在京将连演5场持续至12月2日。(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