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传承蒙古刀制作技艺 让“呼图嘎”熠熠生辉
2018-10-23 11:23:41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中新网赤峰10月 23 日电 (乌娅娜 李富)“我一门心思锻打蒙古刀,传承蒙古刀传统手工艺,决心将蒙古刀文化发扬光大。”一见到高杨,他就用夹杂着蒙古语的汉语说起蒙古刀来。

  高杨,蒙古族人,1972年生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他的曾祖父和祖父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蒙古刀匠人。耳濡目染,幼年时的高杨便对此项技艺非常着迷,经常缠着祖父学习打刀、錾刻。在后来的入学、求职、工作期间,高杨虽不能全身心投入,但始终保留着这份爱好。

图为高杨传承蒙古刀制作工艺。 李富 摄

  高杨介绍说:“蒙古族群众不论男女,均会佩戴蒙古刀,蒙语称为‘呼图嘎’,主要用于屠宰牲畜和用餐,日常佩戴还有装饰的功能。根据习俗,蒙古刀的正确佩戴方式是与火镰一起,被名为‘托海’(或称图海)的构件连接,佩戴在腰带右侧。因为在蒙古人的文化中,人的灵魂寄居在腰带上,在腰带上佩戴刀与火镰可以带来光明劈开黑暗,保护佩戴者。在蒙元时期与汉族人接触后,筷子也成为了蒙古人随身携带的工具,于是蒙古刀的刀鞘上开始特意制作机关以容纳筷子。而刀具上的装饰则蕴含了萨满文化、汉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等。”

  源于对蒙古刀制作的热爱,4年前,高杨开始与朋友合伙投资在通辽建设作坊,购置设备,组建团队,并四处走访求教民间艺人,查阅了大量资料,通过反复实践,终于在今年夏天打制出第一批蒙古族传统蒙古刀。如今,高杨也正着手在赤峰市开分厂。

  回忆建厂之初,高杨感慨道:“当时厂房还没有建成,我们就在临时搭建的帐蓬里实验,忙时一身汗,休息时一身冰,手脚都冻裂了。但是最难的是由于祖父去世较早,而现有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多年不从事加工,记忆已经模糊,我只能凭着点滴信息,反复进行实践摸索。”

  蒙古刀刀身一般采用优质钢打制,长度不等。刀柄和刀鞘有钢制、银制、木制、牛角制、骨头制等多种,表面有精美的花纹,有的还填烧珐琅,镶嵌宝石。尤其是驼骨彩绘鞘蒙古刀更是成为工艺珍品。高杨向记者介绍说:“蒙古刀种类繁多,造型各异,大小不一。刃用好钢,柄用牛角、红木,鞘中有孔,可插驼骨筷子。鞘上有环,环上缀有丝线,还有银制的圆形饰件,上面有花纹,中间嵌有珊瑚大珠。刀鞘用金、银、铜做成,上刻龙、虎、兽头、云纹等图案。”

  在高杨看来,精美绝伦的蒙古刀延续和记载着蒙古族人的勇敢、智慧与辉煌。他说:“在蒙古族人的心中,蒙古刀是腾格里所赐的圣物,像征着给自己和身边朋友带来运气和平安。在今天,蒙古刀更是承载着对和平和幸福生活的美好祝福。”(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专题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



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日推荐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