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玛纳斯8月3日消息(记者蒋雪娇玛纳斯台记者赵善宾)近年来,新疆玛纳斯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文明向纵深发展,实现农牧民乡村文明共建共享。
司马义·哈斯木是包家店镇柴场村的老住户,想起来这几年村里的变化,他感慨万千。牧民司马义.哈斯木说:“原来我们这个村是脏的很,路也不行,老人玩的地方也没有,娃娃玩的地方也没有,坑坑洼洼的全部是垃圾,村庄就是脏乱差,现在村上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我们牧业村也变得更加美丽了。现在我们村上男女老少一起在广场上打牌、打乒乓球,我们觉得现在生活和以前相比真是太大了。”
包家店镇柴场村是玛纳斯县北部平原地区最大的哈萨克族聚居村,居住着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近年来,按照昌吉州县“两清两美一绿”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该镇党委提出把柴场村打造成产村融合民族风情型美丽乡村建设思路,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乡村情趣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同时村里还成立了红白喜事大厅,成立了理事会,由驻村工作队队长任理事长,村党组织书记为督查违规举办婚丧喜庆事宜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一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任红白理事大厅专职管理员,负责本村红白喜事等移风易俗工作的组织落实。
村民石永秀在村里生活已有很多年,现如今,村庄变美了,村里还有婚白喜事大厅,她们村民觉得生活在柴场村很幸福。石永秀说:“我来到这个村40年了,来的时候这个村不像样子,路是汤土路,墙是烂墙,房子是烂房子,现在路也光了,墙也光了,花也栽了,绿化的也好。村上还有红白喜事大厅,我们子女结婚也很方便,花销也减少了,我们非常感谢政府。”
玛纳斯县包家店镇柴场村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只是这个县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文明一个缩影。近年来,玛纳斯县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39项国家级荣誉和60项自治区级荣誉称号,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一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玛纳斯正在蓬勃兴起。
乐土驿镇上庄子村是玛纳斯县国家级美丽乡村,该村自推行“村规民约”以来,村里的环境改善了,农民的精气神和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现在的上庄子村,一条条错横交织的柏油路面铺满整个村子,路两边种植着各式各样的绿树,村里挨家挨户都修建了院墙,门外有路灯,垃圾箱,健身器材、小广场等,俨然“世外桃源”景象。
以前村里冬季环境卫生整治一直是农村老大难的问题,但现在在上庄子村,因“村规民约”的执行,环境卫生却从来没让村干部操心过。一进入冬季,上庄子村农民大多数都搬迁到镇区或在县上住进了楼房,虽然村民不在村里居住,但是村里的雪照样有人清理。村民赵勇进承包了村里不种地农民的土地,去年冬季他主动按时把别人家门前积雪进行了按时清理。
现如今,“村规民约”不仅让村里的环境变美了,村民的心气也顺了。乐土驿镇上庄子村村民赵风芝说:“大家能按照制度办,制度定了大家要靠执行的,有这个约束着,这些方方面面都好了。”
在“村规民约”制定的过程中,上庄子村还把“家风”与“村规民约”相结合,今年村里还开展了“十佳家风家训”评选活动,通过“家风”评选,展示文明家庭的治家理念,在全镇营造积极争创驿站文明家庭的良好氛围。何惠平是今年刚入选的10名优秀家训家庭之一,他们一家人因忠厚孝顺,全家福也被张贴到文化室的牌匾里。何惠平说:“孝顺诚信可以让代代相传下去,做的不好的可以改进一下,以后能代代相传,把村里孝顺的风气弘扬下去。”
玛纳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投资3200万元重点实施重点实施了3个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4个培育村的打造和提升工程。先后组织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美丽凤城”三年整治行动、特色乡镇中心村示范建设和农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等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全县城乡道路、供排水、供热、供电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成中心村集中居住小区13个,定居各族农牧民7785户,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点、4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3个自治区级生态村,2016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18元,比2013年末增加3268元。
据玛纳斯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星雷介绍说:“回顾三年来创建文明县城活动的历程,玛纳斯县城乡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全县各族居民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广大群众在亲身参与中共享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城市创建的好处,对创建工作的认同率、参与率、支持率均达到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