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推荐  
老赖也分类型,对症下药才见效
2018-11-30 15:04:48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老赖,一个矛盾词。一方面他让人无比厌恶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另一方面人们又希望他能好好活着甚至活得很好,直到偿还干净债务为止。一个合格的老赖,最好能让人感觉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以至于多年后看到苍蝇都忍不住想啐上一口。

老赖的诞生自古有之,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成为普遍现象,从广义上来说,估计有一半的借款人都有当老赖的潜力,背负着车贷房贷的上班族,信用卡消费的大学生,以及负债经营的企业家,当那些借款企业赖账耍赖时,他们的老板已经不配称得上企业家三个字了。这种经济模式实际上就是拿未来赌现在,而人人都会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好,上班族相信明年工资会更高,大学生相信毕业后就能赚到钱,而企业家相信企业会一直做大做强。在中国经济腾飞的三十年,每个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从来没有谁为自己的未来担心过,不过一旦经济下行,所有人都将有成为老赖的可能性,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记得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

从经济学上讲,任何经济体系都不可能一直保持完美的增长曲线,在一个时间段必然要经过一轮经济周期的调整,为下一轮发展腾出空间。今年下半年的网贷震荡,根本原因其实还是经济周期的波动低谷导致。

前面讲过,现在我们常常鼓励提前消费,再加上民间金融的出现,导致借贷成本降低,一些信用等级不够的人也能从各种渠道借到钱,而即使信用良好的人,也能通过多张信用卡的方式获得远超出自己偿还能力的提前消费水准。而对于企业而言,当银行紧缩贷款政策后他们也能从其他融资渠道获得资本扩大生产,比如一些民间上市公司在银行借贷受到限制后,转而寻求民间金融融资渠道,这无疑放大了个人或者企业所能承受的金融杠杆,负债经营的企业更是如此。

什么叫负债经营呢?举例来说,A企业从银行借1000万元,办了个工厂做衣服,一年下来盈利200万。但这个时候要还银行本息1100万了,负债的做法是先从其他渠道借款1000万,然后去还之前的旧债,这样算下来一年还能赚个100万。这就叫负债经营,经济腾飞大家都有钱赚。但一旦经济下行,银行紧缩贷款政策,评估A的工厂赚不到钱了,为了规避贷款风险不愿继续借款,这样A还不上旧债也没有新的资金继续生产,唯一有的就是可能价值一千万的工厂,但一般来说一旦法院判决强制执行,这个工厂以五折拍卖出去,也远远还不上那一千万,于是乎A成了一个老赖。当然现实中的情况远远比这个更复杂,有空人的或许可以看看《人民的名义》中的大风厂事件。

在去杠杆政策出台后,债务危机频发,老赖再一次成为风口浪尖,单从企业家角度来讲,成为老赖后的模样各有差别,但总的来说可归类三种。

第一种叫泼皮赖。

泼皮赖大多是市井小民,借了钱以后以各种理由还不上钱,一般来说金额不大,即使告上法庭回收债务成本也太高,而且现在法律判决对于小额资金的老赖没有刑事惩罚,极有可能老赖仍然拒不执行判决。尤其是借贷行业搬上网络后,催生了一大批小额骗贷的人。现在很多P2P平台的小额信贷业务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做法,因为他们没有行业共同的数据库,无法得知一个人从其他渠道借了多少钱,是否拥有偿还能力,更严格的来说,在整个行业没有建立起行业信用数据库时,一切风控都是摆设。

对于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泼皮赖,一般来说都是联合起诉,因为小额骗贷的老赖往往不会从单一渠道借钱,而是通过各种借贷平台甚至身边的朋友同事借钱。举例来说,每个渠道借1000元,你假如一个人去要,肯定很难要到钱,最后往往是认倒霉了事。但实际上你可以在网络上发帖,寻求更多的受害者(债务人),最后集合起来将老赖告上法庭,在借款数额较多时,老赖如果拒不还钱将面型法律制裁。

第二种叫陈仓赖。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种老赖大多数是企业家,拥有一定的资源分配能力以及建立起隐秘的财务流水渠道的能力,这种能力能保证他们在账面上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公司或者工厂的正常运营并一直创造利润。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往往会催生两个不同方向的人。一种是通过暗地运作获取利润后,还清债务回到光明里来;另一种则是享受到了黑暗中可以躲避一切的便利,从此变成了真正的老赖。深圳平台钱罐子所面临的一家上市企业即是如此,据投资人反映,这家名为千山药机的上市公司在发觉融资无望后,拖欠借款吃吃不还,而这对于拥有其债务的钱罐子而言,显然是一个恶果,千山这种老赖企业理应声讨。

一般来说,大部分人对于这种类型的老赖都有一定程度的容忍度,因为债务人想让他们尽可能的快速还钱,就必须得让老赖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挣钱。当然,对付这种老赖的做法也不是没有,一般企业家型的老赖都有一定的资产,可以申请法院判决强制执行,最终拍卖公司资产。而对于一直以“需要工厂正常运作盈利后才能还款的”说辞当借口的企业,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拍卖该企业产能,来还请现有债务。今年就出现过这样案例:一家公司产能是2个亿,那么允许这家公司正常运作,但是拍卖其产能获得的资金给债务人。

第三种叫状元赖。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我没想到,因为去杠杆后,老赖越来越多,竟然也能出现“状元老赖”。说实话,这种老赖是怎么炼成的我并不清楚,每当你以为生活中给你的认知已经到了极限,现实总会无情的给你一巴掌。总的来说,这类型的老赖拥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前期通过画饼来获取资金,然后套利走到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再继续下一步动作,当然这种类型的老赖基本上不会与普通的投资人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他们想要的都是动辄上亿的资金体量,但丝毫不影响他在国外的继续融资与光明正大的虚拟造车。

以上就是老赖的几种类型及相应的处理方式,当然也有更加万能的方法:谨慎投资,小心借钱。对于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老赖,便只能加速催款,让他赶紧还钱。正义不会缺席,老赖都将受到惩罚。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