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永春县介福乡党委书记张延年(右)陪同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杨重光(左)参观世界青瓷发源地。
11月11日,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杨重光教授,到中国原始青瓷发源地----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介福乡参观考察。介福乡党委书记张延年亲自陪同杨重光教授实地参观了夏商青瓷古窑遗址、介福古龙窑、东月窑与青瓷研究所、闽台青创中心、陶瓷文化馆、陶瓷研学讲堂、陶瓷文创园、陶瓷展销厅等地,并为杨重光教授做了详细的解说。
图:永春县介福乡党委书记张延年(左1)向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杨重光(右2)介绍青瓷研究成果。
图:中国风水文化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潘贤超(左2)、永春县介福乡陶瓷文创园项目总监陈贞育(左1)向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杨重光(右2)介绍柴烧器具的工艺特性。
杨重光,现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研究室主任、成都市龙泉重光书法大学堂校长。1995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国书法(技法与理论)》课程,培养学生数千人,遍及全国及世界各地。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法教材《中国书法传统名碑帖-汉隶<曹全碑>》。2011年,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中国传统书法教学纲要》。
图: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杨重光(中)参观夏商青瓷古窑遗址景区
图: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杨重光(右2)参观介福乡东月窑景点
介福乡位于永春县北部,与永春县吾峰镇、五里街,德化县三班镇毗邻,南距县城24千米。全乡总面积33.8平方公里,耕地6000多亩,山地3万多亩,四面环山,平均海拔为585米,中间形成山间盆地,最高山峰运林尖,素有"山顶平原"之称。介福原称四班,以龙津、紫美、扬美、大丘头四个自然村(班)而得名。相传明朝永春知县骆起孟,见四班地形秀丽,宽平肥沃,是被盖着的福地,故称"盖福",谐音为"界福",后简化为介福。
图: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杨重光(左1)参观介福乡陶瓷文化馆
图: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杨重光(左2)参观介福乡陶瓷出土文物
图: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杨重光(右2)参观介福乡各种朝代的陶瓷烧窑模拟沙盘
图: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杨重光(左3)参观介福乡自产的陶瓷产品
介福乡党委书记张延年介绍,介福乡的陶瓷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夏商时期。2007年介福乡境内发现商周古窑址,2015年又发现古窑址群,被确认为龙窑。2017年4月12日,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窑址获评“201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至今3700多年原始青瓷窑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原始青瓷窑址。2017年5月20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介福乡“中国陶瓷之乡”荣誉称号。
图:永春县介福乡党委书记张延年(右1)向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杨重光(中)介绍介福乡古龙窑柴烧陶瓷器具
杨重光教授认为,截止目前的考古发现为止,介福乡的夏商青瓷古窑遗址具有历史时间最早、窑群规模最大、烧制工艺最先进的三大特点。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夏商青瓷古窑遗址,对于了解世界陶瓷发展史与人类历史都是具有重大意义。
图:永春县介福乡夏商青瓷古窑遗址景区正在吸引日益增多的各地游客
张延年书记表示,目前全乡的党政干部都有责任感与紧迫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抓住世界瓷源的历史优势,吹响陶瓷产业发展的“集结号”,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勇当重责,再立新功,努力把介福乡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中国陶瓷之乡。(作者:姚晓明)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