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嫁娶,燃放烟花爆竹是闽南的一大习俗,老百姓图的是吉利、喜庆和热闹。然而,今年来,福建省南安市眉山乡掀起了一场移风易俗的“清风行动”,有效遏制了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等现象。
观音村:65周岁老人享免费“爱心食堂”
走进南安市眉山乡观音村的“爱心食堂”,这里的环境朴素简单,却十分整洁干净。从餐厅到厨房,一切都布置得井然有序。
观音村老人协会会长陈奕初是“爱心食堂”的负责人,他向记者介绍,这个“爱心食堂”是他们弘扬文明村风的做法之一,它是由一间小学的旧校改造而成,目前可以同时容纳100多位老人同时用餐,主要的经费来源为乡政府及乡贤的捐资。“食堂免费为全村65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午餐,成为联络老人们情感的重要纽带。”陈亦初说。
在爱心食堂对面,观音村还建立了“眉山乡医养结合示范点”,定期为村里老人进行体检及健康指导。让村里老人真正过上健康养生的老年生活。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为了让解决空巢老人行动不便等日常生活问题,早在几年前,观音村还组织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一对一帮扶空巢老人”活动,村里老人日常要是遇到困难,可随时向帮扶对象求助,真正地实现老有所依。
小眉村:文艺活动丰富村民文娱生活
针对移风易俗,南安市眉山乡小眉村的做法,不仅接地气,而且有效率。为了能够刹住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不良风气,这里特意成立了“红白理事会”。
村委会相关人员介绍,刚开始推行移风易俗的工作时,困难重重,村民们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存在思想负担,担心一切从简会遭人嘲笑,但随着当地干部不厌其烦地进行宣传和劝导,村民们终于接受了新观念的洗礼,红白喜事不再讲究铺张浪费,省下了不少钱,用于文化教育、乡村建设等公益事业,为今后谋发展,打下更好的经济基础。
“丰收节”喜迎奖品丰收的村民(李想摄)
就在不久之前,这里刚刚在村文体广场举行了“小眉村第一节农民文化艺术节活动”,村舞蹈队和农民书法家汇聚于此,施展各自的才艺,其乐融融,共同庆祝丰收的喜悦及乡村的发展。这样颇有创新的文娱活动,从丰富乡村文娱活动的角度出发,为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乐趣的同时,也有效推进了移风易俗的工作。
“丰收节”跳绳比赛现场(李想摄)
高田村:植树造林创新文明祭扫新风
传统印象中,扫墓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然而,扫墓的时候,需要烧香、放炮、整风水等,不仅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有可能引发各种安全意外的隐患。
针对这样的情况,南安市眉山乡高田村提倡集体祭扫。如今村里已经连续八年开展集体祭扫了。每次祭扫,乡贤们都会踊跃捐资购买祭扫用品。除此之外,这八年来,村里未曾增加过一座新墓,而是改成了种树。如今,这里已经新种植了21万多棵树。
如今,置身于高田村,这里有成片成片的树林,让人感觉仿佛进入了天然氧吧,所谓“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移风易俗,不仅减轻了当地村民们的负担,而且还为子孙后代们带来了最宝贵的财富。
移风易俗工作督查纳入村级绩效考评
据了解,南安市眉山乡移风易俗初见成效,比如观音村将移风易俗工作写入《村规民约》,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有村民估算,现在白事仅烟花爆竹和唱戏、歌舞就能节省数千元的开支,而省出了这么多项开支,多孝敬家中老人,比大操大办更有意义。
“眉山乡‘四个到位’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谈起工作成效,眉山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人员到位,实行以村为单位,驻村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各驻村干部、村两委等相关部门的人员在驻村领导的统一协调下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二是宣传到位,采取横幅、宣传车、进村入户分发宣传材料等方式广泛宣传,悬挂横幅,分发宣传材料8,印发移风易俗宣传纸巾,确保做到100%入户宣传到位;三是设卡到位,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分为若干组在主要路口设卡,对过往人员进行盘问劝阻,禁止朋友及非亲属相互请宴;四是督查到位,乡纪委牵头,联合党政办、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部门人员组成督查组,深入各村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活动工作情况督查,并将督查情况纳入村级年度绩效考评。
(作者:赖小玲、黄宝佳、洪小燕、王雅清)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