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在意义天际的对话——阿多尼斯和他的朋友们”前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远道而来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和中国诗人西川、树才展开了一场深入对话。
阿多尼斯认为,语言是一种活生生的存在,语言和任何一种生物一样,都会生长、成熟、衰老、死亡,比如人们熟知的拉丁语今天已经死亡,曾经创作出了世界上第一首爱情诗的苏美尔语也已经死亡。“语言的死亡和生物的死亡一样,都不足为奇。”他认为,语言的活力在于语言内部那些思考者、创造者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阿多尼斯是一位作品等身的诗人、思想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画家,也是当代最杰出的阿拉伯诗人、思想家,在世界诗坛也享有盛誉。其有关诗歌革新与现代化的见解影响深远,并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很大争论。有人认为一个诗人要善于挖掘传统,对此阿多尼斯说,“在每一个文化传统里,每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价值只有在对他的传统进行了再发现,对他的传统实现了再书写,其作为诗人的身份才能完成。”而当问及一个诗人要写出怎样的诗句,才能成为伟大的诗人时,对此阿多尼斯的回答耐人寻味,“写出他永远不去写的那首诗。”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