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高效便捷的“3+1”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仅能辐射文化中心所在街乡,还能够惠及相邻街乡,成为地方和谐发展的文化粘合剂。目前朝阳区已实现了43个街乡文化中心全覆盖,为辖区百姓打造的“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已初步形成。
“无论是我们的‘3+1’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千场讲座下基层’惠民工程还是正在摸索阶段的‘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都是实现均等化、标准化、数字化、社会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目标的一部分。”在“十三五”期间,朝阳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方面,通过改造设施环境、定期更新书籍、丰富活动内容、配齐公共文化管理人才、改善管理机制等措施,逐步提高朝阳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的效能。
“目前除已经建成的垡头地区文化中心外,朝阳区在“十三五”时期还将完成其余9个地区级文化中心的建设,其中香河园文化中心将于今年10月底投入使用,常营、奥运村、东坝等地区级文化中心也在建设中。”另外,朝阳区已经启动了文化品牌创建工程,制定认定标准和认定办法,出台扶持政策,提升基层文化活动品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活动。“十三五”期间将实现创建100个基层文化品牌的目标,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本报记者 左颖 文并摄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