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化  
上半年安徽公共资源交易迎来“井喷” 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近50%
2017-07-25 13:08:26  来源:央广网  作者:Admin  分享:

 央广网合肥7月25日消息(记者王利 通讯员姚宁)记者7月25日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在16个“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44230个,成交金额3528.64亿元,成交金额同比增长49.57%。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初步建立全省范围内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服务标准化、监管智能化,以及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为主转变。上半年,在16个“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44230个,成交金额3528.64亿元,节约546.29亿元,增收578.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24%、49.57%、21.04%、34.22%;完成药品采购121.2亿元、耗材采购18.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9%、40.47%。其中,合肥、阜阳、滁州3市成交金额位居全省三甲,分别为1421.64亿元、443.10亿元、261.36亿元;马鞍山、黄山、宿州3市成交金额同比增幅最高,分别为206.02%、175.03%、158.65%。

  安徽省公管办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安徽已经制定出台《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运行管理暂行办法》等综合性制度12件、《安徽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级政府采购有关工作的通知》等行业监管制度13件。完成全省2016年6月前出台的1985有关制度的清理工作,首批已公布省市两级规范性文件400件,8月底前完成其余制度废止或修改工作,年底前公布第二批规范性文件目录,进而建立形成省市县三级公共资源交易制度目录管理、定期清理、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未列入目录的,一律不得作为行政监管的依据。

  通过,建立健全省、市两级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管理制度,凡列入目录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农村产权交易、二类疫苗采购等交易项目,一律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实施交易项目全流程监管,并严肃查处游离于平台之外的违规交易行为。

  据介绍,安徽已经建成运行全省“一网、三系统、四库、三服务”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全程电子化交易率平均达到60%以上,提高交易效率30%以上,节约交易成本20%以上,同比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纸质文件制作费约1.4亿元。建成全省统一的项目信息库、市场主体库、信用信息库、监管信息库,市场主体可“一地登记、全网公开,一地更新、全省通达”,社会公众可“一键点击,查询全省”。创新建设跨区域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实现通用货物网上直购,压缩政府采购工作量95%以上。

  通过专家库多库合一,安徽完成84个分散设立的专家库资源整合,建立全省统一的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入库专家已达16277名,先后为76579个依法需要评标评审的交易项目抽取专家307684人次。严把专家入库关口,强化专家动态监管,疏通专家退出机制,健全专家培训机制,不断提升入库专家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今年上半年,共完成2752名专家的业务培训,依法查处违规违纪专家104名,暂停参与评标评审活动100名、清退出库4名。

  此外,安徽还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各级财政节约和增收1124.64亿元,约为1-5月全省财政收入的51.9%。

编辑: 张乔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