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生活消费  
五个胡同改造出十个样板共享服务空间 天桥老旧平房区将迈入新生活
2017-09-23 09:53:26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Admin  分享:

▲昨晚,孩子们在青龙胡同设置的灯光装置作品《胡同兔子》中玩耍。当日,第八届创意点亮北京活动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东城分会场开幕。以“光与城市”为主题的多组灯光设计作品将古老的青龙胡同装饰一新。

 

本报记者孙戉摄

 

本报讯(记者牛春梅)家里来客人了,咱提前预约共享厨房;刷一下卡,就可以进入干净卫生的公共浴室;孩子放学不想回家,社区活动室里可以写作业也可以玩游戏;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胡同里就有医疗卫生服务空间,打针输液都没问题……昨天,在北京国际设计周天桥分会场“天桥艺生活”展览中,天桥北部平房区改造实践项目——“天桥忆巷”展示了一些老旧平房社区即将呈现的新面貌。

 

天桥北部平房区大约一平方公里,居住着3000多户居民,可以说是北京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地区。因为居住空间狭小,居民生活质量也不高,宽敞明亮的厨房、客厅,干净卫生又能保护隐私的浴室,开阔的文化活动空间都只是一个梦。而“天桥忆巷”改造项目旨在为改造区域的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

 

天桥演艺区运营方天桥盛世投资有限公司,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服装学院从事城市研究的教师和设计师深入社区。他们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社区居民的生活与居住习惯,提出了一系列共享服务空间改造方案。

 

设计师将在天桥北部平房区的留学路、赵锥子胡同、鹞儿胡同、铺陈市胡同、校尉营胡同改造出十个样板公共空间,还给它们起了别有韵味的名称。其中,既有社区居民交流艺术、享受美好时光的好去处,如可以兼做社区图书馆、课后活动空间、议事厅使用的“天景屋”,社区棋艺书画室“万花筒”、“九湾儿”,为社区居民提供展览空间的“喇叭房”;也有为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空间,如可以进行社区管理和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一刻堂”,可以进行基本医疗服务的“生息堂”,可以提供社区淋浴间、洗衣房的“5号浴室”,大家都能预约使用的“共享小厨”;还有吸引艺术家入驻的“一间院”,为传统美食提供空间的“溜边儿”。

 

这些空间都是半开放式的共享空间,改造完成后面向附近社区的居民开放,大家经过注册就可以预约各个空间的使用。项目负责人吴文一介绍,与以往不同,“天桥忆巷”的设计师们不会在设计完成后就一走了之,而是会扎根在胡同里,继续为后期的改造和服务提供帮助。这些项目在成功实践后,还将在天桥地区其他区域进行复制。

 

据悉,“一刻堂”、“万花筒”、“生息堂”等五个空间“十一”期间就可以面向社区开放。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