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北京外国语大学携手紫光西部数据构建高校“新一代智能数据中心”
2018-11-27 10:47:48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  分享:

随着教育行业数据量的猛增和数据价值的提升,为了提高教职工和学生对校内数据中心资源使用率和管理效率,教育行业数据中心在快速的从传统物理环境向虚拟和云计算环境进行演进。与此同时,国内教育行业也在不断缩短与国外综合优秀学校的信息化差距,数据中心建设起到支撑作用。然而,高等教育依然面临着投入资金少、产出不好量化、应用多元化和移动应用匮乏等问题。显然,传统教育行业IT基础架构的部署、管理和使用效率,已经不能满足云计算、移动应用、大数据分析对IT快速响应、高校师生使用效率和可靠支撑的需求。

于是,高校行业用户也在从努力探索中通过整合异构存储,以期提高异构存储的使用管理效率和安全性,以提高教学使用率、教育竞争力,实现业务突破创新,通过构建数字平台数据中心的配置,提高存储的长期高性价比。

构建高校数字化工程

这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已经成为高校领域的亮点工程,吸引了众多高校的信息化团队来观摩和交流。而据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杨红波介绍,未来几个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将会陆续开展一站式服务平台、智能教室、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创新高校信息化服务。并陆续举办高校信息化交流会,从而推动高校数字化建设的进程。

实际上,目前北外已经开始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学校的各类服务正在朝着简化、高效发展。在杨红波看来,一个智能数据中心建立有很多阶段,包括前期建设选型、中期建设以及后期推广。目前,北外已经建设了一个能够沿用20到30年生命周期的实体数据中心,500平米的下沉式建设机房已经一步建设到位,运用了风淋室、冷通道封闭、桥架下沉部署等新技术。信息部门的价值在于创新和掌握核心资源,例如北外基于开源软件自主研发了基于hadoop布局的数据库、云盘(网盘),以及基于kettle的etl数据库分析工具流程,师生信息展示平台、校情分析平台、一张表工程(用户在校内信息共享,不用重复填写纸质的各类申请表格)等。

未来,北外也会在有限的人力、物力的基础上,申请到更多资金,联手合作伙伴一起构建新型软件数据中心、数据仓库等为代表的下一代数据建设。

构建“新一代智能数据中心”的秘密

在采访中,杨红波副主任多次提到“如何才能成功构建‘新一代智能数据中心’”。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下,构建能沿用30年的数据中心,对于很多高校的CIO而言都是一个难以跨越的梦想。那么,究竟北外的数据中心是如何做到的?究其原因,归结为六个字:选好型、找好人!

秘诀一:选好产品才是硬道理!

在杨红波副主任看来,北外信息部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创新就是生存的希望。“北外期望数据中心的寿命可以延续20~30年,那么,未来什么是信息化增长的关键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