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支付市场发展迅速,支付创新手段层出不穷,市场结构悄然转变。中国支付行业顺应电子支付新趋势,也在积极谋划支付服务国际化,“走出去”成为支付企业的新常态,也是我国支付行业具备并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的必由之路。
中国支付企业要想“走出去”不仅要适应新的形势,也必须对当地的市场、政策等环境有清晰的认识。对此,UNPay(优付全球)联合腾讯研究院发起支付“走出去”系列研究,在各国央行的支持下,借助自身遍布全球的营业网点和本地化团队,从法律基础、监管框架、市场和产业现状等视角,对各国零售支付发展情况进行详尽梳理,以期对我国支付体系监管改革、支付行业主体“走出去”提供借鉴和参考。近日,首期研究报告“新加坡零售支付体系”正式出炉!
新加坡是位列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金融活动的核心枢纽,新加坡拥有完善的支付基础设施,以及较为全面的支付体系监管框架,但移动支付等新兴零售支付方式的普及率却并不理想。与很多国家和地区相似,现金和支票等传统支付方式仍在新加坡小额交易中比较常见。在常用支付工具中,现金的排名仅次于储值工具(SVF)。
新加坡电子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为推动零售电子支付领域的发展,新加坡开展了一系列鼓励创新、促进竞争的改革措施,包括将电子支付列为“智慧国家” (Smart Nation)计划中的五大战略方向之一,对支付体系监管框架进行优化调整,协调产业资源推广通用二维码SG QR等等。2018年9月17日,SG QR正式上线运行,成为全球首个统一通用支付二维码。
报告分析指出,在政府部门和产业主体的共同推动之下,新加坡新兴支付市场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新加坡移动互联环境较为发达,人口数字素养较高,对于移动支付、电子钱包等新兴支付方式的了解程度均超过亚洲平均水平。虽然现阶段这种数字意识尚未转化成新兴支付方式的实际使用率,但具备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智慧国家计划为电子支付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随着新兴支付市场的崛起,据数据分析机构Statisca预计,2018年新加坡电子支付用户数将达到460万,超过新加坡总人口的80%,交易总额将达到117.77亿美元,交易总额将以12.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2022 年交易总额将达到187.96亿美元。
亚洲及新加坡人口对于新兴支付方式的了解程度
“当前,我国支付行业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区域支付力量之一,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此次研究项目顾问,UNPay创始人兼CEO章政华表示,作为一家金融科技开放服务平台,UNPay旨在让先进的支付科技遍及全球,开放支付能力,打通全球支付产业链,为各类机构赋能。随后合作项目组还将推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零售支付体系研究,敬请关注。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