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嘉兴记者张世新陈建芳
见习记者邱丹晨
中秋之夜,除了赏月,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在江河与大海相交之处观潮,可谓又一中秋盛事。
9月22日晚,农历八月十三,正值海宁潮的“大潮日”和中秋小长假第一天,紧邻着钱塘江的海宁盐官度假区江潮澎湃、人潮汹涌。海宁盐官旅游度假生态绿带盐官入口的一大块生态绿道上,第二十五届钱江(海宁)观潮节就在热烈奔放的《大鼓舞》中缓缓启幕。
采风+论坛潮城频频受点赞
“看着真是赏心悦目!”沿着石板台阶和木板通道拾级而上,在山顶朝北的观景台凭栏远眺,300亩彩色稻田尽收眼底,黄湾村与钱江村的美丽乡村新貌,让人不禁感叹。
作为今年观潮节五大主题活动之一,9月22日下午,来自长三角旅游界、文化界和传媒界的20余位大咖先后踏访了海宁市黄湾镇黄湾村炮台山、丁桥镇新仓村的“网红”景点梁家墩和海宁盐官旅游度假区三个地点,一下午时间,大咖们用双脚一步一步地丈量着这条海宁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在9月23日上午举行的“咖聚海宁·论道村游”——长三角文旅大咖海宁采风圆桌论坛上,大咖们对潮城海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目前取得的旅游成果赞不绝口。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旅游学院院长梁雪松说,这四年时间他走访了40多个乡村、100多家民宿和200多家农家乐,也深感农民不易,这次来到黄湾村、梁家墩,他要为海宁乡村旅游这几年的发展点个赞。“尤其是梁家墩,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整个村子色调统一,建筑和谐,这个在乡村建设中不多见。”同时他也表示,乡村旅游能够做到精准扶贫,在未来较长时期都是乡村振兴中相当关键的一点,要抓住现在的好时机。
除此之外,海宁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也给大咖们留下深刻印象。守着大湾区,还紧邻钱塘江,海宁离杭州、上海都很近,在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
“海宁不仅有乡村普遍拥有的‘二纯(淳)’,即纯净的山水和空气、淳朴的民风和言语,还有着独特的‘潮’文化。”梁雪松补充道,“不过,自然赋予的大‘潮’有了,生活上的‘潮’的打造也要跟上。”
大咖献计村游找不足促提升
肯定成绩的同时,大咖们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找到海宁乡村游中存在的不足,纷纷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为海宁乡村旅游的更好发展进行深度“破题”。
细节体现品质,在梁雪松看来,海宁乡村旅游在细节上还有待提升。比如梁家墩作为3A景区,大巴车还不能自由通行;此外,整个村庄的住宿级别还比较低等。“海宁乡村游要从数量上的增长向品质和细节的发展过渡。”
上海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主任、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商业布局与规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雪飞认为,产品较单一是海宁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由政府在市域范围内来统筹规划,尽量做到一个景点一个主旨。比如黄湾村的炮台山景点应该集中对炮台文化进行深挖,使旅游产品丰富起来。”
“乡村旅游应该做到更具仪式感和体验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刘晖认为,在旅游目的地的打造上怎么满足顾客,首先应该做好历史与现代的结合;此外,旅游是跨文化的异地体验,一定要做到与日常生活“不一样”。她举例说,“梁家墩整个村容村貌很有设计感,最大卖点其实是在当地可以看潮,但这一点在村里的体现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