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频道 > 楼市动态  
运营商动力缺乏 京津冀通讯一体化遇阻
2014-07-31 11:10:16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李文泽  分享:

  记者 王晓洁 关桂峰 张涛 苏晓洲
  “主叫每分钟六毛呢,德律风多的时辰,每个月话费都要两三百元。”在向阳区某外资企业任务的白领李玉敏天天驰驱于北京与燕郊之间,她奉告记者,到了燕郊就耽忧打德律风花钱。
  李玉敏是任务在北京、生活生计在燕郊的数十万“摆渡族”中的一员。虽然说燕郊就在北京边上,但那里的区号“0316”却意味着,往北京打德律风也算近程停业。坊间玩笑抽象地描画了这一难堪:“床头河北旌旗灯号、床尾北京旌旗灯号”“退一步外地通话,进一步近程遨游”。
  一样领取不菲话费的还有从北京搬迁到河北的企业和随之调动的企业职工。他们为京津冀地域的工业调剂作出供献,却承受着更高的通话成本。
  国 内原料药碳酸氢钠临盆龙头企业北京凌云公司往年4月全体搬迁至河北省邯郸武安市。公司一百多名北京户籍职工随着项目到河北任务,尝试轮休制,经常往复两 地。职工梅灿江说,到了河北今后,每个月要多交4、五十元的手机话费。以此推算,100个职工每年要多交近6万元话费,1000个职工则是60万元,随着 工业转移的规模扩大,这一成本也将随之添加。
  在位于河北唐山曹妃甸的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一位公司高管说,首钢搬迁到这里后,由于要 经常交往于两地之间,他有北京、河北两个手机号,伴侣或客户都是随机打,两个号通话时候根基上各占一半,由于在河北用北京号码、在北京用河北号码都要交长 途费、遨游费,每个月要比畴昔纯真在北京时的资费多出上千元。
  “既然此刻要求三地协同生长,首先应当把‘德律风’这一老苍生很是关心的生活生计成绩,先推动处理。”河北通讯经管局相关担任人感慨。
  随 着京津冀消协合营呼吁打消地域间的近程德律风费和遨游费,三地通讯效劳的一体化再次引发各方关心。近日,工信部暗示,政策上不具有着落或打消京津冀地域长 途、遨游费的妨碍,已对此开端研讨,再度激发言论热议。业浑家士认为,不管从区域协同生长、保护花费者好处仍是从电信运营商的可延续生长来看,打消“两 费”可谓三地的多赢之举。电信运营商应打破“各自为政”的好处格式,以电信效劳的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的生长。
  中国邮电大学经济经管学院教授曾剑秋暗示,京津冀三地的企业和花费者对区域经济的生长功不成没,因行政区划豆割以致企业和小我不得不收入额定的成本,不合情也不合理。另外,也倒霉于区域内消息的高效畅通和对外建立经济一体化的抽象。
  理想上,京津冀电信一体化的呼声早已有之,“010”号段曾被“破例”奉行,但碍于监管壁垒与企业好处,真正的电信一体化一直未能完成。
  据中国联通(17.39, -0.04, -0.23%)河北三河分公司一位担任人引见,上世纪70年月,几个中直单元落户燕郊,自行架设线路接入“010”号段的北京德律风网。2003年,经两地部门商量,决定将进入燕郊的北京德律风号码整合为“010-6159”号段,合计1万个,早就一抢而光。
  燕郊电子城小区居民魏海华说,2003年托联系买了一个“010”德律风,每个月能比之前省下一半话费“有人在网上卖010号,上千元一个”。
  在北京周边的河北涿州、大厂、香河等地,也“破例”接通了北京德律风,“010”已成为外地吸收北京人投资置业的首要砝码。
  由 于北京德律风号资本稀缺、需求畅旺,2009年,燕郊通讯部门推出“一机双号”的变通做法———在京拨打燕郊德律风先拨010-61592211,再拨燕郊电 话,通话费用按市话尺度收取;在燕郊往北京打,只需直拨即可,也按市话收取。但此停业只限于燕郊的部门新建小区,而且必需是座机。2010年这一停业被叫 停。
  2010年10月,河北省在减速推动环首都经济圈扶植任务会议上提出,打算鞭策河北省环首都13个县(市)的流动德律风区号全数改成010、手机旌旗灯号与北京同享,完成同城无遨游。但尔后便无下文。
  仅固话一体化就一波三折、多年“难产”,移动德律风停业更是毫无停顿。为什么京津冀电信一体化这么难?是手艺成绩、成本妨碍,仍是报酬身分?
  北京市消协法则与赞扬事务部主任郎丹柯说,电信企业打消“两费”从手艺上可以完成,也不会添加成本。在手艺层面,遨游和近程通话较外地通话而言没有过剩的手艺投入,只是报酬设想了一套资金结算机制,属于各地运营商之间的内部生意。
  一位业浑家士流露,京津冀打消通讯“两费”触及三地电信运营商的市场、用户、资费等错综庞杂的好处调剂。在三地运营商分公司彼此豆割的条件下,推动这个畅通领悟过程必定会斗劲坚苦。受经济身分影响,三家运营商打消“两费”的动力明显缺乏。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