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商业观察  
中国9月自俄罗斯进口原油同比大增56.79%
2014-10-22 16:27:03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朱丽梅  分享:


客户端 查看最新行情

  海关总署今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9月自俄罗斯进口原油(82.57, 0.08, 0.10%)较去年同期大增56.79%,至284.1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9月,国际油价正处于下跌通道之中,价格位于两年低位附近。因此,不排除中国在油价下跌趋势中补充库存。

  华尔街见闻曾提及,截至8月中旬,俄罗斯将国内30%以上的原油产出都发往了亚洲市场,约合每日120万桶。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该比例在2012年时为20%左右。

  与此同时,俄罗斯出口至欧洲市场的原油从2012年创下的每日372万桶的历史峰值跌落至如今不足每日300万桶。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俄罗斯出口原油有84%流向欧盟。

  目前,俄罗斯正面临一些经济挑战。俄罗斯若要完成2015年的国家财政预算,需要油价至少在每桶100美元。但当前油价则在每桶90美元下方。此外,俄罗斯本币卢布狂跌,屡次刷新历史最低记录,即使俄罗斯央行[微博]抛售数百亿美元也于济无补。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是中国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利用俄罗斯国内政治和经济问题,以及该国与西方的矛盾,同对方以最低价格订立长期的石油和天然气合同。俄罗斯官方智库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的中国专家Alexander Salitsky称:事实是,中国需要能源,而我们恰好有。俄罗斯方面的谈判者不是傻瓜,他们很清楚底线在哪里。我们看到,长期互助关系已经发生,并且步伐在加速。自从俄罗斯遭受欧美多轮制裁之后,中国和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从签订4000亿美元的能源大单,到俄罗斯国有油气公司Gazprom到中国寻求工商银行的资金,两国深化合作的速度在加快。

  本月中旬,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俄罗斯时表示,中俄在涉及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相互支持;希望双方进一步扩大双向贸易投资规模,推动双边能源、金融、高铁等各领域合作取得重要进展。李克强访俄期间,中俄签署了38项合作协议。

  而中俄深化合作不仅仅是在石油和天然气国际贸易方面。中俄还在逐步强加大卢布和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应用。中俄央行已签署为期三年、总额1500亿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不久前首次尝试用卢布结算方式向中国供应石油。

  本月,中俄正商谈一项总额高达100亿美元的俄罗斯铁路升级项目;还包括一项中俄联合研发长途运输客机的提议。

  中俄双方确定,2015年两国贸易额要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2020年要达到2000亿美元。相比之下,俄罗斯与欧盟的双边贸易额在2012年时为3400亿美元。

  中国在2011年超越德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国际贸易合作伙伴。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