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海马拉松将从外滩鸣枪开跑。在那里,你会发现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具备一定的马拉松经验,穿着统一的服装,身上佩戴了时间标志的号码牌,跑马过程中他们使用GPS手表,始终保持匀速,为场上的跑者提供参考,不断鼓励身边的跑者。
他们就是马拉松领跑员,又叫配速员(pacer),或是资深跑者常说的“兔子”。今年上海马拉松,“兔子”们已经准备好了!
罗佳卉:男友让我知道“陪跑”重要性
职业:在校大学生
罗佳卉是上海体育学院大四学生,今年上海马拉松,她是女子半马2小时30分的领跑员。罗佳卉的男友是个长跑爱好者,并曾是去年上马的领跑员。在男友教练加陪跑的推动下,罗佳卉也开始了自己的长跑之路。这次自己也做“领跑员”,罗佳卉说不是因为男友,而是之前在台北跑马拉松的经历,让她意识到跑步途中,“陪伴”的重要性。
去台北跑步时罗佳卉还是个马拉松新人。当时台北正值盛夏,“站那里不动,两分钟汗就流下来了……天气不好,所以观众也不多,我的腿上还有老伤。”罗佳卉说“好在是大家一起跑。跑不动的时候,旁边的人一鼓励,就又能跑下去了。”
“从前多亏有教练、有男朋友带我,我才能坚持跑得更远、更快。现在我觉得是时候帮助别人了。
孟晓峰:“推”成领跑员被
职业:退役消防兵
孟晓峰是退役的消防兵,性格内向的他现在是一名社工。
他不太擅长与人交流,跑步是他唯一擅长的社交手段。
说到跑步,孟晓峰说也是从被动开始。当初应征入伍时,他长跑并不在行,第一次体能测试跑3000米,他是勉勉强强才跑下来。后来在“教练的逼迫和战友的比拼”下,成绩越来越好。退伍后,他反而成了战友间唯一一个保留长跑习惯的人。家住南浦大桥附近的他,几乎每晚都会出现在世博大道。因为跑步,他交到朋友。如今,大概有一二十人都在跟他学习跑步技巧。
这次成为领跑员,也不是孟晓峰主动,他之前并没有参加过正式的马拉松比赛。但他所在的跑团团长了解孟晓峰的跑步水平,认为他的跑步水平足够担任上海马拉松的Pacer(领跑员)。就这样在别人的推动下,孟晓峰将在今年11月的上马比赛中,成为男子半马1小时45分的领跑员。
袁璟:为身边的跑者唱歌
职业:在校大学生
20岁的袁璟是WinWingCrew跑团的团长,去年上马,她是一名志愿者,又因为这次经历,让她也加入到跑步的行列。“很多人说,我这么年轻就开始跑步,后面的人生会很不一样。”
成为领跑员,袁璟说最大的触动来自一次跑步活动。“比赛规则是队伍中所有成员都到终点才算获胜。我们队伍里当时有个女孩子,她跑不动,我就一直在她旁边,给她唱歌,唱《水手》,唱‘这点痛算什么’。”袁璟谈起这件事还是非常自豪,“她后来特地找到我。那天她没有吃晚饭,有点低血糖。她跟我说:‘今天要不是你,我根本跑不下来。’”“我就希望从国内跑到国外。”这是袁璟现在的目标。她举起右手,亮起中指上戴着的戒指,“这个戒指是我在台北买的。我当时就想,我跑一个马拉松,就在当地买一个东西来奖励一下自己。”
董君:计算出“兔子”的重要性
职业:金融工程师
十个月前,董君还是完全零基础的运动“小白”,最远只跑过800米。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