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基金视点  
市场波动 什么基金才是最好选择
2016-02-29 22:55:40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王莎  分享:

   在熊市之中投资的策略很重要,当前的宏观形势被提及最多的就是人民币贬值与供给侧改革,回想98年我国也经历了一轮供给侧改革,当时以国有企业脱困为主,此后中国经济慢慢崛起并经历了高增长阶段。97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热钱流入美国,加之当时脆弱的东南亚经济体系造成了亚洲金融危机,多国经济遭受重灾。

  97年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包括:

  1、经常账户长期赤字,出口增长下降。出口产业在泰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受到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的中国、印度的压力并且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受到韩国的挑战,泰铢依赖于美元并随美元贬值,出口竞争力削弱。

  2、上世纪80年代,各国汇率与美元紧密联系,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和对外融资,但也容易遭受外部冲击。据统计,1997年泰国中行向金融机构抛出156亿美元,其中40亿美元被国内外投机者赚取。政府如果不能采取灵活的汇率政策势必陷入被动。1995年美国和日本签订加强美元协议后,美元持续升值,东南亚各国面对长年经济项目赤字并未能及时调整汇率政策,导致央行为维持高估的汇率采取高利率政策,导致大量国际游资涌入,资本项目顺差扩大。钉住美元汇率限制了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上的能力。中央银行无法有效地实施货币供给量的调节,只能被动地买入卖出外汇。同时,中央银行对利率水平也基本失去了控制,丧失了用利率来调节经济的能力。

  3、过度放开的金融市场。为了鼓励和吸引外资,东南亚国际实行了比较开放的国内金融市场政策。泰国为了与新加坡、马来西亚争夺东南亚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从90年代开始,加速放开了资本账户。这就极大方便了投机者对泰铢的攻击。自1996年以来,投机者充分利用了新加坡的离岸金融中心对泰铢进行攻击。事实上,泰国实行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并未成熟,因其汇率并不是市场汇率,难以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且泰铢的利率水平较高,易遭受短期资本的投机性冲击。再次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严重,外汇储备偏低,通胀率较高,国际宏观调控能力较低,无法有效调节社会总供需平衡。最后是金融机构监管不力,无足够经验和有效的措施。

  4、资产泡沫较为严重。当泰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时,造成房地产商盲目房贷的银行大量呆坏账,大量金融机构破产,股市也大幅下降,从1996年7月到1998年8月,泰国股市下跌了84%之多,股市、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给经济造成了巨大伤害。

  在97年金融危机中,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经过1998年3季至1999年1季度短期回升之后,经济增速再度回落,并探出新低。当时国内经济并不乐观,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当时国企对经济增长、利润和就业的贡献大幅下降。与国有经济的困境相反,非国有经济快速成长,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产能过剩严重,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过高,已技术破产,金融风险加剧。由于产权约束、公司治理不到位,加上经济过热、金融秩序混乱、行政干预、国企亏损等因素,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剧增,不良资产率甚至高于危机国家。

  二、曾经的应对政策

  1、实施以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持续温和的积极财政政策,这次宏观调控有四点经验十分宝贵:一是相继采取了取消贷款规模管理、下调法定准备金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降息等放松银根、反通缩的有力措施,实现了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坚持了市场化改革取向。二是以增发长期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由中央负担,既提升了长期增长潜力,又没有增加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负担。三是持续、温和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没有进行短期大规模的强刺激,既守住了底线,也避免了对市场预期和微观主体行为的过度干扰。四是政府没有强压银行大量放贷,防止了1992-1993年式的信贷失控,没有出现向计划体制“复归”。

  2、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搞活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提出国企“三年脱困”,推进劣势企业的关闭破产和淘汰落后产能,采取了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纺织压锭”;“抓大放小”,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放小”的主要方式是把部分或全部产权转让给内部职工、整体出售给非公有法人或自然人等,推动地方中小国有企业转制;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收缩战线;实施“债转股”,到2000年底,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实现脱困,同时,民营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3、出台了一系列重大金融市场化改革措施,有效化解了金融风险。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财务重组。1998年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资本金。1999年将1.4万亿元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二是改善国有银行内部管理。取消贷款规模,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改革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以及呆账、坏账准备金提取和核销制度,扩大贷款质量5级分类法的改革试点;三是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实行重大改革,撤销省级分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九家分行,增强了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实施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完善分业管理体制,先后成立了证监会和保监会;四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1999年着手整顿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先后关闭了海南发展银行、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一批出现风险的机构。

  4、实施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对外开放。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布全国城镇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全面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同时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养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我国居民住房消费全面启动。2001年11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深度融入全球化,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完善基础设施优势,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三、现状

  中国经济虽也在经历产业转型的阵痛,但并不具备金融危机的风险,总体来说我国经济增长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我国有强大的外汇储备和经常项目顺差,爆发金融危机看起来比较遥远,但也伴随着产能过剩和房地产泡沫化。

  各国经济脆弱性以及2009年以来流动性过剩堆积了大量资产价格泡沫,美国回收流动性重创全球股市和各国汇率。当前国际经济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三轨分化,美联储加息回收流动性,但新兴经济体仍处于严重衰退期,巴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中国经济正经历转型之痛,劳动力成本加速上涨,加工贸易比较优势削弱,房地产投资及其相关的重化工业投资大幅下滑,与此同时,国内一线房市价格泡沫、三四线城市库存泡沫、重化工业产能严重过剩但面临体制性出清困难、银行体系大量隐性不良、影子银行体系高利贷维续旧增长模式等因素叠加,对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管制放开不够,减税力度过小。但中国有庞大的实体经济基础、充裕的人力资本红利、富有创新创业活力的企业家队伍,我们处在30年未有之变局的转型时代,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目前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2016年伊始大宗商品暴跌,各国股市普遍遇冷,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较大,港币大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货币大贬。避险资产获青睐。美国等市场QDII值得关注。保本基金与量化对冲基金仍是投资首选。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