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理财资讯  
减速产物立异 银行系几次推“宝宝”产物
2014-06-24 07:35:20  来源:华夏经济网  作者:www.xincaijie.com  分享:

  收益率狂飙后的逐渐回落,令一度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产物降温。而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则借机打响“侵占回击战”,几次推出银行系“宝宝”产物,并将其与银行的系统停止对接,极大地丰盛了银行系“宝宝”的使用功用。

  业浑家士指出,商业银行主动推出银行系“宝宝”产物,其实是互联网金融快速生长倒逼的成果,这将在必然水平上修改既有的“宝宝”产物格式。由于银行在花费、转账等多种领取方面更具有优势,若是收益率能不变在市场平均水平,银行系“宝宝”很有能够完成一次规模缓慢扩大的逆袭。
  银行自切“奶酪”
  面临各类互联网金融“宝宝”产物的狂轰滥炸,银行终究坐不住了。
  在去年多家商业银行联袂货泉基金小幅试水银行系“宝宝”产物后,往年以来,各类银行系“宝宝”产物如雨后春笋般疯长,大有力压互联网金融、重构“宝宝”军团的态势。
  2月份,民生银行(行情,问诊)直销银行联手民生加银和汇添富两家基金公司,推出“如意宝”产物,打响了往年银行系“宝宝”面世的第一枪,这款产物支撑自动申购及7*24小时实时取现,跨行转入转出免费;紧随其后,兴业银行(行情,问诊)与兴全基金协作,推出了“掌柜钱包”,仰仗功绩优势,规模已迫近500亿元;再当时,中信银行(行情,问诊)与信诚基金等推出“薪金宝”,主推壮大的领取功用:可实此刻一切ATM机及中信银行柜台取现、线上线下花费和转账等功用的同时,让货泉基金份额快速变现。
  随之插手战团的,还有在6月20日正式刊行的中银“薪钱包”。与其他互联网金融现金经管产物不合的是,这个“宝宝”产物其实不触及与其他货泉基金对接及承销人垫资环节,而是由基金托管银行对中银“薪钱包”货泉基金的资金尝试全程监控,确保资金安然,在客户小我消息安然及流动性风险方面更具优势。
  有阐明人士指出,今朝银行系纷繁推出的银行系“宝宝”产物,在必然水平上依然是对保守银行停业的分流,只不外这类分流的标的手段不再是互联网金融“宝宝”,自动权依然在银行手中。某阐明人士则指出,银行系“宝宝”往年纷繁出炉是市场倒逼的成果。虽然今朝互联网金融仍未撼动银行的支流职位,但若是银行不涉足互联网金融,不做产物立异,未来遭到的冲击就会很大,是以,估计未来商业银行“触网”立异将成为趋向。
  “画地为牢”难抱团
  值得看重的是,虽然银行企图经由过程制造银行系“宝宝”军团来匹敌互联网金融,但这类军团仿佛貌合神离。各种迹象显现,许多商业银行在急推旗下“宝宝”产物的同时,其冲击对象不只包含互联网金融产物,也包括了本被外界视为同盟的其他银行系“宝宝”产物。
  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记者流露,其与某银行协作的“宝宝”产物,近期就遭受其他商业银行限制客户转入申购,其针对性很是较着。而在此前,兴业银行与兴全基金协作的“掌柜钱包”,也一度爆出遭受某银行暂停客户转账申购该产物的旧事。银行系“宝宝”的回击战刚刚发动,“内斗”的气氛却又开端稠密。
  某业浑家士指出,今朝银行协作白热化,银行机构不只需面临资金流入互联网企业的理想,同时还要想方设法主张保住本人的资金和客户不要丧失到其他银行。而在各家银行都纷繁推出本人“宝宝”产物的布景下,经由过程各种手段限制客户流出,或将成为未来银行系“宝宝”产物之间协作的常态。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华夏经济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华夏经济网 www.huaxiajing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uaxiajingji.com 执行主编:慧文

京ICP备11009072号-3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